近日,记者从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近年来,保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强化“五抓”促进“五提升”,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抓体系建设,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在龙陵县勐糯镇,年逾六旬的李大爷是卫生院的“老病号”,患关节炎多年的他,对往昔看病经历记忆深刻:“以前这卫生院,空间狭小,光线昏暗,设备也很陈旧,每次来看病,心里都发愁,就盼着能有个好点的地方看病。”提及过往,李大爷连连摇头。然而,如今的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已焕然一新。

  近年来,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实现整体迁建,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2024年实施“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项目”以来,卫生院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新成立了内儿科、外妇科、门急诊部3个临床科室,门急诊部设全科门诊、内儿科门诊、外科门诊等7个诊室,诊室新增5个,建成了龙陵县所有乡镇卫生院中最完备的门诊诊室。不仅如此,卫生院还新采购了16排CT、LEEP刀、宫腔镜、腹腔镜等先进设备26台(套)。

  “‘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投入6亿多元用于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像勐糯镇中心卫生院这样的变化,在全市还有很多。”保山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保山市82个乡镇卫生院实现整体迁建6个、改扩建16个,915个村卫生室新建421个、改扩建70个,新增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141490.83平方米,新增住院病床2572张,新增村卫生室业务用房115897平方米。

  同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保山市五县(市、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接入了医共体平台,医疗卫生信息化“一张网、一盘棋”的格局基本形成。在设备投入上,全市86%的乡镇卫生院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6大类设备,23个乡镇卫生院配备CT,隆阳区潞江镇中心卫生院、腾冲市固东镇中心卫生院还配备了核磁共振,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抓人才与内涵建设,软实力显著增强

  在龙陵县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入职不久的张医生曾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刚到卫生院的时候,感觉这里技术有限,自己的专业技能很难提升。”张医生说。但随着一系列人才建设举措的实施,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近两年,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共选派人员到市、县级医院进修48人次;大学校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7人(含5名见习岗);共接受6批31名县级医疗专家下沉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带教卫生院医护人员25名。张医生就是其中一名,通过跟随专家学习,张医生如今已能独立开展一些常规手术。“现在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更有信心为患者服务了。”张医生笑着说。

  保山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引”上着力,通过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定向培养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并扎实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计划及医学专业大学生公开招聘计划项目。在“培”上着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积极争取闵行区对口帮扶项目,选派乡镇卫生院院长到上海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干部培训;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技能培训计划和乡村卫生人员执业(助理)医师转化计划,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留”上着力,2017年保山在全省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对离任乡村医生实行一次性补助,2020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开展在职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极大程度的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在内涵建设上,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持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创等达标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占比达3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建社区医院20家,占比达24.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家中心卫生院晋升为二级综合医院。全市92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37个,占比达90.88%,提前实现省下达“2025年村卫生室达标率达70%”的目标要求。结合“云南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拓面建设等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6家、心脑血管救治站57家、基层慢性病诊疗专科42家、基层中医馆和康复科26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抓服务与行风建设,服务质量与环境优化

  在龙陵县镇安村,患有高血压的王奶奶对现在的医疗服务赞不绝口。“现在医生经常上门来看我,还教我怎么吃药、怎么保健,我的血压控制得可好了。”王奶奶说。这得益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保山市紧紧围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12项免费服务内容,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对象,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发展。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按照多渠道增加签约服务供给、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等思路,持续提升签约服务质量。2024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3.0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6.67%,履约率99.7%。对脱贫人口中的4种慢病患者和重点监测三类户做到应签尽签,签约率达100%,已签约的4种慢病规范管理率均达100%。同时,不断完善和巩固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服务体系,形成目标明确、指标量化、评价及时的工作模式,切实有效推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质增效。

  在行风建设方面,保山市实施“作风行风建设年”行动。隆阳区汉庄镇卫生院院长林国华表示:“我们以学习教育为突破口,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警示教育,加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学习培训。同时,深入开展清廉医院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以‘2+4’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还积极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整治医疗领域腐败问题和医疗行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通过这些举措,持续优化风清气正的医疗氛围和行业环境。

  保山市通过“五抓”“五提升”,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保山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卫健系统将持续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