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鲶鱼跃千年,非遗活色入舌尖。

当历史名菜“苌弘鲶鱼”揭开神秘面纱,鲜嫩鱼肉裹挟着麻辣辛香在唇齿间流转,仿佛瞬间穿越2500年的味觉隧道。这道承载着“非遗密码”的资阳至味,如何以活态传承续写舌尖上的文明史诗?跟随我们的镜头,循着非遗技艺的烟火气,探秘沱江畔的“资味”故事,解锁鱼香里的文化基因。

古法新传:一尾鲜鱼承千年

沱江水孕育了肉质鲜美的溪鱼,细腻鲜香的鱼俘获了各地“吃货”。而在沱江之畔的资阳,最“出圈”的鲜鱼料理当属苌弘鲶鱼,这道历经2500年的美食氤氲着千年烟火,是沱江留给人们的跨越时空的美味记忆。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独特的传奇故事,“苌弘鲶鱼”自然也不例外,它的诞生和苌弘紧密相关。


烹饪好的苌弘鲶鱼。


相传,春秋末年,东周内史大夫苌弘回四川资阳王二溪高岩山为母守孝。孔子因著书修订《乐经》犯难,不远万里来王二溪找苌弘拜师求教。

孔子与苌弘在资阳相遇,苌弘想到家中无好菜招待,便吩咐船家打一网鱼款待。船家连撒三网,均无获,自小长于沱江边的苌弘,熟知鱼的习性环境,即叫船家到一回水处,亲自下网打起一条沱江鲶鱼。苌弘擅长烹饪,尤其是煮鱼最厉害,于是就提议,请渔夫将沱江新鲜鲶鱼洗净切好,自己亲自主勺,烹饪了一道鲜鱼料理。

孔子吃后赞不绝口:“苌叔厨艺奇绝,如此佳肴岂能无名,就以先生姓名命之,谓苌弘鲶鱼可也。”因此得名“苌弘鲶鱼”。


烹饪好的苌弘鲶鱼。


但由于时间久远,“苌弘鲶鱼”烹饪手艺渐渐失传。如何让这道舌尖上的风味“重出江湖”,成了资阳餐饮人面临的“世纪难题”。

“我们查询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挖掘菜品背后的典故,并在复原失传美食的过程中,应时而变,对古法菜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经过反复试验和研发品鉴,在2008年推出了这道流传千年的‘苌弘鲶鱼’和一席共12道菜品的‘苌弘文化宴’。”中国烹饪大师、资阳金迪大酒店行政总厨黄建明将“苌弘鲶鱼”的挖掘传承娓娓道来。

匠心独运:薪火承鲜烹世味

“苌弘鲶鱼烹饪工艺和选材都很讲究,尤以两斤左右的新鲜鲶鱼为佳。”在黄建明看来,要把鱼肉做到入口即化、麻辣鲜香,选材、炒料、火候等工序,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时刻要“察颜观色”并严格把关。

灶火腾起,铁锅烧得通红,鲜活鲶鱼早已在案板上斩作月牙段,等待下锅。姜蒜粒在热油里噼啪炸成金黄,取秘制酱料搅作绛红漩涡,锅内霎时腾起一团辛香云雾,勾得人鼻腔发痒。随后将雪白鱼段滑入锅中,文火慢煨12分钟,汤汁渐稠如蜜,鲶鱼肉吸饱了浓香,肌理寸寸舒展,化作凝脂般的玉色,筷子轻触即颤。


黄建明正在烹饪苌弘鲶鱼。


热气蒸腾间,鲜香如雾霭漫过山野。鱼肉入口滑嫩如脂,咸鲜中暗藏一缕回甘,仿佛含着一段融化在舌尖的江河,唇齿间尽是流水与火焰的缠绵私语。

菜肴色泽红亮,鱼肉质嫩鲜香,汤汁味浓纯厚,“色、香、味、美、滋、养”皆具……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苌弘鲶鱼依然以其鲜嫩爽滑的口感和麻辣鲜香的风味,深受资阳人的喜爱。

濒临失传的烹饪绝技,在新时代迎来新生。苌弘鲶鱼烹调技艺于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先后被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原创菜品研究所认证为原创菜品、四川老字号;荣获四川省第一届地方旅游特色菜大赛金奖;苌弘鲶鱼连续评为“名川菜”“川菜原生态”金奖、资阳市“十二大经典名菜”之首;而以苌弘鲶鱼为主体的“苌弘文化宴”更是荣获“四川名宴”的殊荣。

四海飘香:文化盛宴连世界

近日,在聚光灯汇聚的央视舞台上,苌弘鲶鱼这道凝结着春秋名士智慧、承载着川菜精髓的非遗美味,在《美美与共·和美之歌》节目中惊艳亮相。其立足传统文化,把食材、调味、技法与地域文化故事相结合,浓缩着地域风味,蕴藏着民俗风情,如一卷活色生香的《天府食志》徐徐展开。

谈起如何从芸芸川菜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二代表川菜参加《美美与共·和美之歌》节目的菜肴?

黄建明说,不外乎是因为苌弘鲶鱼凝聚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充分展示了川菜的传统与创新,让纯正的“中国味道”“四川特色”走向世界,从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烹饪好的苌弘鲶鱼。


“我们通过层层选拔,先后在2019年和2020年参加了‘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活动,跟随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先后去到了澳大利亚和塞浦路斯。”据黄建明回忆,苌弘鲶鱼作为四川资阳的非遗名菜,还曾通过“行走的年夜饭”这一文化推广活动走向国际。

在澳大利亚和塞浦路斯,资阳的厨师代表团为当地市民和华人华侨带去苌弘鲶鱼、资味牛肉等特色美食。同时,还展示了面塑、雕刻技艺,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美味盛宴,向海外展示中国饮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川味美食,而苌弘鲶鱼凭借其历史底蕴和独特风味成为文化宴席的重要代表,用麻辣鲜香向世界递出巴蜀文化名片。

“苌弘鲶鱼在我们酒店很受欢迎,有很多慕名而来的食客,基本每年春节期间能预订百余份。”对于未来,黄建明则希望,能带着苌弘鲶鱼和苌弘文化宴走向世界各地,将千年“资味”传扬四海。

记者手记

从孔子私宴的传世佳话,到非遗名录的活态传承,苌弘鲶鱼用千年时光熬煮出一锅文化浓汤。当传统技艺遇见现代标准,当地方风味碰撞国际表达,这道“会讲故事的非遗鱼”正游向更广阔的世界,让千年“资味”在新时代的餐桌上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 陶思懿 赵梦婕 卢嗣晨 王仲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