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4月7日讯(通讯员 刘韵霞)数控机床的轰鸣声中,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数控教师罗淑芬的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翻飞如蝶。一块45号钢毛坯在她手中逐渐显露出精密轮廓,围观学生的惊叹声被淹没在金属切削的节奏里。“误差超过0.01毫米就是废品,但罗老师的工件像艺术品。”一名学生感慨。


这份近乎苛刻的精准,是无数次赛场“生死时速”的馈赠。在2022年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她与20余名男选手同台竞技,展现了非凡的技能。在4小时的紧张比赛中,她完成了从绘图、编程到装刀、加工的全流程,且全程无需查看计时器,显示了她对比赛流程的熟练掌握和对时间的精准把控。“当机床启动的瞬间,我就是刀,刀就是我。”最终,当她将金牌佩戴于胸前,裁判由衷赞叹:“她赋予了数控技术独特的女性魅力。”


“数控车间油污遍布、体力消耗大,女生学这行简直是自讨苦吃!”六年前,师父周全华的这番话,非但没有吓退罗淑芬,反而激起了她内心的斗志。入学第一天,她站在满是油渍的工作服和重型机床之间,对着仅有的另一名女生立誓:“我们要让这里记住女生的名字。”深夜的实训室里,她与图纸较上了劲,为攻克一个螺纹加工参数,不惜连续报废七块材料;为提高装刀速度,她的手指被四溅的铁屑割出了十多道口子。当男生们还在用蛮力搬运30斤的毛坯时,她已巧妙运用杠杆原理,单手轻松拎起,精准放置,速度之快,令众人刮目相看。“谁说女生只能当配角?我要做流水线上的指挥官。”


国家集训队的选拔赛上,罗淑芬是万绿丛中一点红。30公斤的铸铁毛坯、连续8小时的高强度操作,男选手尚且需要轮换休息,她却把哑铃训练塞进每顿饭前:“举不起10公斤,就别想端稳这把车刀!”

在最艰难的时刻,她蜷缩在机床旁,油污与泪水交织,模糊了日记的字迹,但她坚定地写下:“今日之失,明日必以0.5秒之差超越男生。”这份执拗终成利刃——202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把控毛刺处理,在清一色男性评审团前捧起铜牌。“领奖时,我故意把马尾甩得很高,要让所有人看清这是女孩的勋章。”

如今,罗淑芬的实训课成了校园“网红打卡点”。她改造传统教学:教女生用发圈固定袖口防卷入机床,将烦琐的编程口诀编成rap,甚至带着学生在零件上雕刻花纹。“数控不是冷冰冰的流水线,而是创造美的过程。”

曾经只有2名女生的数控班,如今坐满16个“罗家军”。有女孩怯生生问:“我力气小怎么办?”她举起自己结茧的手掌笑道:“你看,这些茧子会变成铠甲。在数控世界,脑力才是真正的肌肉。”

一审:曾辉

二审:陈彦圻

三审:孙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