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特别的访客——南湖公园华星游乐公司的员工们,他们手持锦旗和鲜花,专程前来感谢该校护理学院的张芮嘉和李姊航两位同学。

事件回溯至3月22日,这对“急救搭档”在南湖公园意外遭遇一名男子呼吸骤停的紧急情况,她们凭借专业素养迅速展开生命救援行动:张芮嘉持续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而李姊航则同步安抚家属情绪并进行保护性清场,直到将该男子安全送至救护车,二人才安心离开。她们跪地施救的八分钟,丈量着生命的长度,诠释着医者的温度。



这次成功的救援并非偶然,作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院校,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仅开设了急救实训课程,还系统组织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急救技能专业培训,更将“精诚为医、匠心育医、厚德弘医”的育人理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职业信仰深植长医青年的内心。

在夯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校持续通过杏林青年志愿者队伍这一移动育人平台,将急救志愿服务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打造具有实践育人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堂”。一年来,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校内外多部门联动等多元化实践场域,先后策划实施了地铁枢纽及体育运动场馆急救技能巡展、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培训、急救知识进社区等项目,其中包含8场“心肺复苏(CPR)”“突发晕厥”“创伤包扎”标准化急救流程演示、2次应急响应模拟训练,累计覆盖市民超2000人次,形成“专业培育+思政引领+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闭环。







“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李姊航紧握着因训练而泛红的手掌说道。这声新时代医学生的宣言,正被长医青年写入实践,那些在晨光暮色中重复的按压计数化作与死神赛跑时的生物钟回响,更在处置突发险情中,让急救箱的金属反光映出了“白大褂”的使命轮廓。



从校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青年学子们正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守护着生命,通过具体的行动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高超的医术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步跳动时,孕育出的正是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娟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