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走进高中,面对的是繁重的课业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会受到冲击。叛逆的年龄、不断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感到无比疲惫。有时,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但更多时候,闪现的是对未知的惧怕与逃避。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和家长如何能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热爱?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自闭、多动与抽动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丰富的个案经验。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机网瘾、厌学、恋爱问题、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为(长程陪伴有丰富的经验)、青春期问题、考前焦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障碍。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开始渴望自主,期待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却又会觉得自己无所适从。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的学习动力被压抑,甚至消散。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业,把自己封闭在社交媒体的世界中,沉迷于游戏与娱乐。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正是来自父母与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与其强迫学习,不如先倾听他们的声音。有时候,孩子们其实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让他们感到窒息。试着与他们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去了解他们的担忧与困惑。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当他们感受到自我被重视与尊重时,内心的抵触情绪也会有所降低,从而愿意尝试去面对学习的挑战。
当孩子们能够自由表达时,我们也可以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兴趣。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与兴趣点都是不同的。通过与孩子一起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比如,可以通过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籍、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并从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建立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也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可能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短期可达成的学习目标,逐步引导他们实现。这种渐进式的目标设定不仅让孩子们看到前进的方向,也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小目标,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也是推动他们继续前行的一种激励。
学习不仅仅是考试和分数的堆砌,更是对知识的探索与理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知识的价值与力量,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对未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励他们树立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孩子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培养积极的心态。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提供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告诉孩子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再次站起来继续努力,这才是成长的真正意义所在。当孩子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再轻易被挫折打倒,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在挑战中悄然升起。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促进学习兴趣激发的重要一环。让孩子在一个温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学习。同时,适当的休息和娱乐也很重要,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的平衡,使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活力与热情。http://sglongjoy.com/sxxz/522116.html
教育是一个持续的引导过程,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激励他们学习的基石。每个孩子的天赋与潜能都是独特的,他们只需要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当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只有在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绽放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