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项目开工。
在木兰经开区,
投资1.1亿元的“丰羽鹅业”项目建设
如火如荼。
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孵化狮头鹅100万只至200万只,并将串起饲料、育雏、养殖、屠宰、有机肥加工全产业链条。
“南鹅北养”促振兴,龙江鹅业添动能
在“丰羽鹅业”项目建设现场,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种蛋孵化生产线安装。孵化车间由一座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省去了最耗时的基建环节,施工进展非常迅速。技术人员指着一个宽敞房间介绍,这里是孵化控制室,一批次可孵化鹅雏5万只。全程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除工作人员外不许任何人入内,参观也只能走观光走廊。
“丰羽鹅业”项目由黑龙江宏维金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建,企业以中国农科院孵化技术为支撑,引进广东狮头鹅作为“父本”,看中的就是木兰县滨江临水的养殖环境和玉米原粮产地的优势。
“黑龙江是养鹅大省,鹅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十水平,占全国9 %左右。这几年,龙江鹅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现有鹅屠宰加工企业57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超过6000万只。冰城‘冰雪季’爆火,为鹅产业打开了更广阔市场。广东狮头鹅落户将成为一支‘生力军’。”对于投资鹅产业,黑龙江宏维金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伟民充满信心。
三项专利技术作支撑,全产业链发力
广东狮头鹅“飞越”3700多公里,从“华南要冲”落户冰城黑土地,难度不小。不过,企业投资建厂的底气十足,除了被木兰的自然条件优势和营商环境吸引,还有三项专利技术作支撑,这是“丰羽鹅业”布局全产业链蓄势发力的倚仗。
饲料加工车间里,几台新到的机器还未拆封。高伟民告诉记者,这里将建设两条饲料生产线,应用关于“熟化发酵“的三项专利技术生产鹅饲料,以木兰玉米为主料,加入碎豆等辅料,绿色高效、营养均衡,足以供给全县鹅业养殖。
为了解决狮头鹅在寒地的成活和成长问题,在项目前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从脱温雏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方面完成了技术集成攻关,孵化率达到80%以上,成活率达到92%。
鹅雏离开孵化场后,将被分散到各乡镇的养殖场、农家院养殖,然后由企业统一回收,集中屠宰加工。鹅粪肥也将通过专门的处理,加工成有机肥还田。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链愈发清晰。
“养+销”无缝衔接,精细加工深挖附加值
狮头鹅是我国体型最大的鹅种,具有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木兰县引进狮头鹅产业,丰富了此前“一猪一牛”为先导的畜牧产业格局,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狮头鹅浑身都是宝,鹅绒、鹅肉是两大块收益。尤其是卤鹅头在广东是传统美食,市场效益非常高。另外,鹅腿、鹅肝等部位产品也都有各自的市场。为了挖掘更高的附加值,“丰羽鹅业”已经开始规划“精分割、细加工”生产环节。
“丰羽鹅业”的狮头鹅仔鹅出栏期设定为75天、120天两种。“如果遇到市场低迷期,还可以留作‘隔年产蛋鹅’,养殖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高伟民介绍,其实,现在哈尔滨鹅蛋的市场价位也在走高,生鹅蛋一枚卖到了6元钱。在道里区爱建路上,一位摊主亮出招牌:“锡纸鹅蛋”9元一枚。
“我们发展鹅产业有榜样可借鉴。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示名单,‘富锦狮头鹅’赫然在列。富锦的狮头鹅产业已经摸索出大量经验。”木兰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富锦市开出了黑龙江省首张狮头鹅养殖产业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狮头鹅存栏已达5万只。木兰“丰羽鹅业”则布局“种源引进+本地驯化+北方繁育+饲养管理+屠宰分割+产品开发”一盘棋,掘金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将推动绿色鹅业走得更远。”高伟民说。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罗彦坤
编辑: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