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三大家禽之一,也是体重最大的一种,成鹅的体重可达4-10公斤左右。现在很多地方养殖的鹅都是以白鹅或灰鹅为主。这几年,借助于网络,广东本地的特产品种狮头鹅成为网红,它最大体重可达40斤,比法国的图卢兹鹅还要高出不少。有“世界鹅王”的美称,是名副其实的“鹅界巨无霸”。

狮头鹅生长速度快,价格昂贵,在旺季一只能卖上千元。据说在广东潮汕一带,养殖3年以上才能狮头鹅做成卤味, 一只能卖一千多元,仅一个鹅脖子就能卖到一千元左右,堪称是天价了。



在中国有一种现象,一旦某个行业或项目被认为有利可图,很快就会有一大批人蜂拥而至,把这个行业卷死。为何狮头鹅养殖却没有在全国推广开来呢?

狮头鹅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据史料记载,狮头鹅原产于广东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在当地已有三百多年的饲养历史。后来传至澄海、汕头市郊区一带,并广为饲养至今。50年代后,通过对狮头鹅进行选育和改良,形成了独具地方外貌特征和稳定的遗传性能的“澄海系狮头鹅”,也是全国唯一的狮头鹅原种培育及保种基地。



数据显示,在2024年,澄海区狮头鹅年销售量预计达1000万只,全产业链年产值近百亿元,赢得“世界鹅王之乡”的美誉。

狮头鹅无法在全国大规模养殖,原因不复杂,业内人士说了,这五大掣肘因素,使得狮头鹅的养殖主要局限在了两广一带。

1、种苗价格畸高

狮头鹅种苗市场价格高达70-80元/只,脱温一斤多135--150元一只,是普通鹅苗的10倍以上。其核心原因在于种鹅年均产蛋量仅28-35枚,产蛋五年后基本上就不再产蛋了,远低于普通鹅种的繁殖效率。



很多人喜欢在网上购买狮头鹅苗,很容易上当受骗买到了普通灰鹅,甚至是带有疾病、难以成活的狮头鹅苗,买来后很难养活。

2、养殖周期过长

成年狮头鹅日均采食量达0.8-1.2公斤,是普通鹅的2.5倍。按当前饲料价格计算,单只日饲养成本约6-9元,120天育肥期总成本超过800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普通肉鹅养殖成本仅需150-200元/只。



虽然狮头鹅3月龄可达15斤,但要长到40斤,需持续养殖12-18个月。这种超长养殖周期导致资金周转率仅为普通鹅养殖的四分之一,对中小养殖户形成巨大资金压力。

3、在北方养殖存活率低

狮头鹅原产广东潮汕地区,其生理特性形成于广东常年四季温暖的特殊气候带。统计结果显示:当环境温度超过32℃时,其采食量下降40%;低于10℃则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骤增三成。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如果采用温室养殖的办法来抵御寒冷,一平米鹅舍额外增加能耗成本12元,完全抵消了产品溢价优势。

4、抗病毒的能力较差

目前狮头鹅养殖仍依赖传统经验,缺乏标准化技术规程。广东本地养殖户成活率可达85%,而跨省养殖成活率普遍低于50%。这是因为狮头鹅消化道菌群结构与普通鹅存在显著差异,现有通用饲料配方导致营养吸收率降低27%。由于传统饲养管理方式,近亲繁育等因素,发现有品种退化现象,使得狮头鹅的体重没有长到应有的水平。



此外,狮头鹅对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易感性较普通鹅高3倍,且尚无专用疫苗。一旦感染,养殖户的损失率在60%左右,风险性极大。

5、饮食文化影响狮头鹅的扩散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饮食风俗,狮头鹅9成的消费集中于粤式餐饮体系,其"老鹅头"等特色产品在北方市场接受度不足三成。北方食用的鹅类依然是以普通大白鹅、灰鹅为主,价格上也更具有性价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狮头鹅在全国的普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