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快‘数字物流’建设、做优‘塞上红运’党建品牌,提升货车司机全周期服务能力。”近日,海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原县通过“党建+数字”双核联动,将传统货运产业升级为智慧物流生态,走出一条产业增效、司机增收、乡村增色的特色路径。

海原县是拥有近万辆营运货车的运输大县,货运产业是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面对货运行业组织松散、服务缺位的痛点,该县创新构建“1+18+N”红色矩阵——以货运行业综合党委为轴心,在18个乡镇建立司机党支部,同步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联合工会及运输协会,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党建服务体系。通过“三张清单”管理机制,精准对接97家运输企业、290名党员司机需求,闭环解决创业贷款、子女入学等难题90余项。投入150万元打造的12个“司机之家”和13个驻外劳务服务中心,成为车轮上的“红色驿站”,累计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260余次。

在海原县梦驼铃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货运数据勾勒出产业升级轨迹。这个智慧物流中枢通过“56大侠”旗舰店实现车货智能匹配,累计调度海原籍司机完成294万吨货物运输,运费结算3.9亿元。经过多次优化的“塞上红运”小程序打破时空限制,司机轻点手机即可获取货源信息、在线学习、应急救助等九类服务,而142台车载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的试点安装,更让安全监管从“人防”转向“技防”。

针对货车司机四海为家的特性,海原县打造立体化关怀网络,设立200万元风险救助基金,为500名司机购买职工医疗互助保险;开展“电话谈心”“线上互动”热线服务,动态解决30件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司机健康护航”计划,为1200余名货车司机提供免费体检。在深圳、义乌等货运枢纽设立的驻外劳务服务中心,通过“云上党支部”联通4900余名参训司机,将技能培训、证照办理等服务延伸至运输一线。

2024年,全县货运营收达22.5亿元,同比提升7.1%,数字技术赋能让1.4万多名从业者搭上“智慧运输快车”,货车空驶率下降12%。“海原司机”劳务品牌在全国舞台崭露头角。选树“先锋车队”3支,“党员示范车”12个,评选海原“最美货车司机”25名、“最美货车司机家庭”10户,形成以典型为镜、向先进看齐的良好氛围。(记者 段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