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知识点比较简单,因此不少家长面对小学阶段的作业辅导时总是容易掉以轻心,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题,家长想当然的觉得不过是最基础的加减乘除,殊不知小学阶段的题目不仅考验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验学生审题的用心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而家长若是在审题的时候就掉以轻心,不仅很容易掉进题目设置的陷阱里,还容易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力,网上有一名家长,就因为一道简单的除法题,不仅在孩子面前很尴尬,还因为一时间的冲动在老师面前也丢了面子。
这名家长也是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对比同年龄段的其他家长,家长发现自己学历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不仅开家长会的时候沾沾自喜,就连辅导作业的时候也掉以轻心,一道简单的小学四年级除法题,就让她吃到了教训,也意识到面对教育问题不该轻敌。
“我儿子没做错”,6÷6÷6÷6=1被打红叉,妈妈质问老师后愣住了
当家长看到题目是6÷6÷6÷6时,家长自信满满地告诉儿子:因为6÷6等于1,因此无论÷多少个6都等于1,答案就是1!儿子很相信妈妈给出的答案,于是在第二天课堂上,当老师提出找两名同学上黑板上做这道题的时候,男孩自信满满的举手了。
可不仅没做对题目,还被当成典型批评了,儿子回到家之后很委屈,朝着妈妈发脾气,家长一听火气也上来了,一时冲动之下打去电话质问老师:“我儿子没做错,你凭什么批评他!”,而老师接下来的一席话却让家长愣住了。
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数学规则的深度理解,以及对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和基础运算能力,而这道题设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那些做题容易马虎的孩子长记性!一席话不仅让家长羞愧到无地自容,更加后悔自己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面子质问老师。
像这样看起来简单,实则却并不简单的小学题目还有很多,看似简单的加减乘除背后,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家长认为这种题目的设立是为了难为学生,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类题目的存在,才能帮助小学生开拓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不难看出,数学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简单的计算,老师们精心设计的题目往往暗含深意,表面上考查基础运算,实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严谨态度,许多习题背后都藏着这样的教育匠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会思考。
基础教育的重心不在于题目的对错,而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家长的学历与教育能力并不完全对等,因为教育不仅需要知识储备,更需要耐心和方法。家长即便学历上足够出色,也未必能在教育领域内把握好方法和尺度。
但年轻家长们在面对小学阶段的教育问题时,也没必要过分焦虑,实际上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一道题的对与错,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在于习惯的培养。
这个阶段的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教育目标却很复杂。除了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家长们对于教育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现代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因此年轻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质疑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比证明自己是否正确更重要,承认错误并不会降低家长的权威,反而能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误,这也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错误中学习正确,也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思想。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