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一共57位,他们中有三位是解放战争期间的起义将领,分别是陈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岳。这三位是非常特殊的,他们在起义后都担任过兵团的司令员。而在其他的开国上将中,有四位并不在野战军任职,那么他们都是谁,都在哪?

第一位李克农

李克农不在野战军任职,但他名气很大,尤其是喜欢看谍战片的朋友,里面经常会出现他的名字。李克农是很特殊的,他不仅不在野战军任职,也是上将里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



李克农早年间曾在中央特科工作,当年顾顺章叛变,正是他在得到钱壮飞派人送来的情报,设法报告了党中央。他也被誉为“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在中央苏区,李克农担任保卫局长,参与组织领导苏区和红军政治保卫工作的建设。

抗战早期,李克农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担任主任一职,协助叶剑英和周恩来工作。回到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参与领导了各地秘密情报组织的建设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李克农同样负责情报工作。而在建国后,他除了是情报部的部长外,还是外交部副部长。

他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隐蔽战线同样凶险得很,困难程度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第二位李涛

李涛名气并不大,但他1926年就入了党。与那些冲锋陷阵的猛将不同,他主要做的是政治工作,担任过军团的政治部主任,长征路上,他还是军委纵队司令员。



抗战期间,李涛曾做过统战工作,回到延安后在军委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经济建设部部长、军委秘书长、作战部副部长兼第二局代理局长等重要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李涛担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兼一局局长。曾参与许多重要战役的组织计划、文电起草、资料搜集、战况汇报等工作,是毛泽东和军委其他领导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

第三位傅钟

傅钟是上将里资历非常老的,他1921年就入了党,比十大元帅十大将的党龄都要早。他也曾在法国和苏联留学,两任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书记。

他是政工干部,长期在军中就是负责政治工作,当过红军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开始后,傅钟担任过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以及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他仍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参与了领导解放战争中的总政治部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傅钟仍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长期参与领导全军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宣传、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

第四位乌兰夫

乌兰夫是蒙古族,早年间在北平读书时,开始心向革命,还在1925年入了党,后去了苏联留学。回国后,乌兰夫长期在内蒙从事革命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本占领。而日本并不满足,更是在随后加紧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扩张侵略。在日本人的策反和煽动下,德王在德王府成立了伪“蒙古军总司令部”,公开投降了日本侵略者。面对这种局面,乌兰夫参与组织领导了百灵庙暴动,打响了内蒙古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这支队伍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改编为蒙旗独立旅,此后,又被改编为新三师,成为我军在内蒙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支部队也被叫做“不穿军装的八路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夫在内蒙古地区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并任蒙绥政府主席。期间,内蒙有人兴风作浪,企图让内蒙独立。乌兰夫坚决与那个搞分裂活动的‘政府’作斗争,并取得胜利。之后,乌兰夫组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主席兼军事部长。后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并组建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当选为主席。

到了1948年,所部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乌兰夫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歼灭封建王公贵族的武装,解放了整个内蒙古地区。

此后,乌兰夫继续在内蒙政府工作,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他也是非常特别的上将,没有参加过长征,没有红军以及八路军的经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