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传出一阵拍桌子的声音,站在门口的警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没一会儿,声音就消失了。

显然毛主席的气已经消了,而董其武将军也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他来时脸上愁云惨淡,离开中南海时面带微笑,像是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董其武将军到底因为什么事来找毛主席?为何两人的态度不一呢?



绥远起义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老蒋不顾还未恢复的国力,公然撕毁协定,决定发起内战。

董其武、傅作义颇为无奈,只能奉命驻守绥远。当时董其武可以说是傅作义部队的后方根据地,也是傅作义的“后路”。



二人带领部队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决定先从北平入手,若是能将傅作义劝动,那其他将领很有可能也会动摇。

其实当时傅作义、董其武等人也受到了老蒋的怀疑,毕竟当初他们之前与我党交好。



现在国民党节节败退,老蒋不得不将“希望”压在傅作义的身上。

在极大的压力下,傅作义只能将自己的六十万大军部署在张家口等地,其实已经做好往绥远撤退的计划。



而我党则决定采取围而不打的方式,争取和平起义。一方面派遣我党人员对傅作义进行劝说,其中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在其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另一方面,东北、华北野战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朝傅作义的大本营进军,最后甚至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天津。



正是这一步,让傅作义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只能选择与我党签订协议和平起义。

待傅作义起义消息传出后,董其武震惊不已,他究竟该何去何从?

两难抉择之下,董其武决定去找傅作义,询问他之后到底该怎么做。



而傅作义也表示,如今国民党败势已显,最好的出路便是起义。

听到这里,董其武心绪万千,回到绥远之后,他便向我党去了一封信,询问若是真的起义,那该如何起义,毕竟他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老蒋派来监视的人。



而毛主席也作出了自己的回应,表示既然是绥远起义,那就用绥远的方式起义。

也就是说,跟北平一样,等董其武将绥远的工作全部准备好,再进行起义也可以。



听到我党的想法,董其武激动不已,心中有了更加清晰的方针。随后董其武还将绥远各界的重要人物聚集起来,共同签订了一份和平协议。

老蒋得知后顿时大怒,派人暗中阻挠,甚至在绥远城中搞破坏,但董其武他们绝不让步,最终在9月份的时候宣布和平起义。



在这之后,董其武率领着军队加入到解放军中,与曾经的同事,现在的对手进行作战。直到解放战争的胜利,董其武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在抗美援朝爆发之后,董其武又被任命为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当时还是中央点将,众人一致同意董将军入朝。



刚刚入朝,他们并没有上战场,而是投入到修建机场的任务当中。

当时战火连天,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联合国军的飞机轰炸,就是冒着这样的风险,23兵团成功在三个月内将三座机场建成,为志愿军飞机的起飞降落提供便利。



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向大家证明了23兵团的英勇。

而回国之后,他依旧没有停下脚步,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又作出了诸多贡献……



起义将领

1955年,首次授衔即将开始,在中央拟定的授衔方案中,一批起义将领赫然在列,而董其武将军则被授予上将军衔。

得知这个消息后,董其武在会上表示上将军衔还是太高了,接受授衔的陈明仁等将领都曾作出巨大贡献,而他能有现在这个职位已经十分不错了。



众人却不同意他的说法,以他的资历即便是放在我军应该也是这样的结果。

他们争执不下,只能向毛主席说明这一情况。而毛主席只说了一句,那就是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军衔。



听到毛主席的答复后,董其武感动不已,一晚彻夜未眠,隔天在见到杨成武后,连喊几声“毛主席伟大”。

而跟他有一样感受的还有傅作义将军,他在此次授衔时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但毛主席却说,授予他上将军衔还是委屈他了。



毕竟他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还促进北平和平起义,若是按照这样的资历来说可以授予大将军衔。

不过,由于其起义较晚,在评定时间上相差较近,所以只能授予上将。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亲自来找傅作义,向其解释这方面的原因。

傅作义却十分感动,能够得中央如此照顾,不管授什么军衔,他都接受。



在我党的关照下,董其武、傅作义将军有机会在中央任职。而接受了我党思想的董其武还迫不及待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用余生为国效力。

但因为某些原因,这份申请并未通过。



董其武也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继续努力,想要达到我党的标准,因此他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了。

他每天都埋头于工作当中,致力于国家的政治工作,时刻关注着军队与人民的情况。因此,他书桌上的文件每天都有一大堆,熬夜都有可能看不完。



1956年的某一天,董其武将军像往常那样查看文件,结果发现了几封信。

他随即打开信封,阅读起了里面的内容。没一会儿,董其武将军的脸拉了下来,眉头紧蹙,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原来信里的内容是有关起义将领建国后的待遇问题。他这才之后,原来除了他们这些人能够为国家效力之外,一部分起义将领因为身份原因并未得到应有的待遇。

接二连三的信件让董其武忧心不已,他决定过几天去找毛主席,即便是被说一顿,他也要为他们讨个说法。



几天后,他急匆匆赶到了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

因为身份的原因,董其武刚开始还有说不出口,脸上愁云惨淡。但在主席的劝说下,董其武才将事情缘由说了出来,对此主席又是什么反应呢?



有求必应

在董其武看来,这些起义人员是相信我党才会作出起义的选择的。

但因为身份的原因,遭到了一些不应有的待遇,这实属不该,应该立马解决。这样才能挽回我党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听到董其武将军的诉求之后,毛主席也十分重视,愤怒表示这肯定是下面的人搞错了,一定会改!

如此保证之后,毛主席还将那些信一一看完,并命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解决这些起义将领的待遇问题。



不仅如此,他还强调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能因为身份的原因搞区别对待。

听到主席的答案,董其武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但他还是时刻关注着起义人员的生活,还曾向他们询问境况如何。

在晚年的时候,他还积极承担起有关起义人员政策的落实问题。



由于腿脚不太方便,他只能向众人说明自己的住址,方便这些人前来询问。每当有一个人来的时候,他就会详细诉说我党的政策,防止这些人有不满的情绪。

当得知有些人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董其武还自掏腰包,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并竭尽全力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他对我党、对战友、对人民十分宽容,将微薄的工资全都用到了这上面,而对于自己的家人却十分“吝啬”。

对于自己的家人,董其武总是严格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利用他的身份搞特殊,要走到群众中去,坚决不能麻烦中央。



就连中央配给他的车与司机,也只有到了去远处开会的时候才会用,就算有急事,董其武也不会用到司机。

起初,家人还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他们也被董其武的以身作则所影响,儿女们也向父亲看齐,长大之后从事各行各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着儿女们都在为国家奋斗,垂垂老矣的董其武将军感慨不已,如今他只有一个愿望了,那就是加入我党。

从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到1980年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他怀着激动不已地心情,郑重地写下了申请书。



不过,因为职位的原因,他依旧未能如愿。但其实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早就成为了我党的一份子,即便是没有这个身份,依旧是同行的伙伴。

但董其武依旧没有放弃,在两年之后,他再次申请,成为了有着2年党龄的我党成员。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终于做到了!



董其武将军用后半生践行对我党的信仰,他的信念、他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后世前行,值得后世赞誉!

参考文献
【1】董其武:国民党上将到共产党上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07月23日。
【2】董其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毛主席曾坚决不同意国民党起义将领董其武的“降衔”请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年12月02日。
【4】开国上将董其武的传奇人生,中国军网,2022年01月05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