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当天,由西安外事学院理事长、校长黄藤历时十载精心创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获二十几项专利的“最大规模编钟”正式入驻黄帝陵祭祀大殿,为中华文明的标识之地再添瑰宝。
编钟作为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青铜铸成,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这套编钟形制严格承袭周代“天子宫悬”规范铸造,曾成功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现存规模最大、音域最广的仿古青铜编钟集群。
“我们尽可能的把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我们现代时代的奔赴的辉煌相结合,尊重历史,超越历史。我们希望展现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这套钟作为一个世纪的符号展现给世界。这套钟是可以做目前世界上任何作曲家的音乐演奏,因为它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所有作曲家的音域范围。”黄藤说。
据黄校长介绍,此次以编钟敬献黄帝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他将倾尽毕生心血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敬献给中华民族的始祖,以此表达对始祖的深切缅怀,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这不仅彰显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表明我们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以及为世界文明贡献华夏力量的美好心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我们缅怀始祖,我们不忘使命,我们也一定不让始祖失望。”黄藤说,“新一代的中华儿女一定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为世界文明做出华夏儿女在这个世纪新的贡献。”
记者:王静雯 曹海军 王伟
审核:雷百陵
责编:寇军龙
编辑:王文娟 朱丽
黄陵融媒体中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