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将世间人、世间事,看得透彻。
生而为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数不清的压力和疲惫。
但我们也不能让心情生病,不要让生活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懂得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善待自己,用心生活,人生才会越走越顺。
1
人生本过客,无需自烦扰
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在网络上,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
“人这一生,最难的是什么?”
赞同最多的回答说: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心无挂碍,不被烦恼所扰心。”
深以为然。心复杂了,烦恼便会丛生。
烦恼多了,心就难免浮躁不安。
心中的枷锁过于沉重,人也就难以无畏前行。
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述过一个十分可笑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叫伯虑国的国家,里面的国民一生都很害怕睡觉。
因为他们总在担忧:自己睡着了以后,就再也无法醒过来。
于是这个国家里的人,总是一副闭目缓步,昏昏欲睡的状态。
由于日夜愁眠,长期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少人还等不到成年,便郁郁而终。
人生路漫漫,世事难预料,若总为生活未雨绸缪,总活在担惊受怕中,那么我们永远都会被顾虑所束缚。
人一旦纠结在不必要的烦恼里,慢慢地就会活得复杂而心累。
刘伯温曾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坦途,烦恼与挫折也总是掺杂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虽然我们无法消除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不让自己深陷在纠结的泥泞里。
人生匆匆几十年,许多事无需太过于纠结,想得太多,最终折磨的不过是自己的心。
很多时候,想通了,烦恼就会随之散去;心简单了,生活才会变得简单。
2
莫问人间几多愁,千里云烟一笑收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太计较输赢、太在乎胜负,所以常常在烂人烂事中纠缠太深。
殊不知,越是计较,越难平息心中的怨气;越是纠缠,越难化解其中的矛盾。
不争一时之气,不让一时冲动占据自己过多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学生们听后,全都捧腹大笑。
过了一会儿,再次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这时候,只有几个学生礼貌性地笑了笑。
没想到准备下课时,教授又一次把这个故事复述了出来。
这次,没有一个人笑了,大家不禁紧皱眉头,神情显得有些无奈。
就在这时,教授开口道:
“一个故事讲一次,你们会笑,但重复讲述,你们就不会再愿意听。可为什么大家却总是为了同一件事而反复计较、争论不休呢?”
大家这才明白教授复述这个故事的真正用意:
人生,不该为不值得的事情而反复较劲争辩;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平心静气,宽以待人。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
所谓和气,就是凡事少计较,懂得和气处事,笑面迎人。
如此,才能避免更多无谓的纷争和嘈杂。
人生在世,哪有这么多顺心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人应当常释怀,事事不必太较真。
懂得放下计较,放下争执,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好运才能不请自来。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不同的视角,呈现出不同的风景。
就像是同样的半杯水,有人看到剩下的一半,有人看到失去的一半。
可见,事情的好坏,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
心态调节好了,事情也就顺了。
曾经有个举人上京赶考,在客栈里做了两个梦。
他心中困惑不安,于是去找算命的人解梦。
谁知对方开口就说:
“你回去吧,这次肯定不会高中。第一个梦,高墙上种白菜,纯属白费力气。第二个梦,下雨天戴斗笠还撑伞,岂非多此一举。”
举人听后,难免心灰意冷,伤心地走回客栈准备返乡。
老板娘看他脸色不对,询问他缘由,谁知她听完后笑着说:
“高墙上种白菜,意味着你会高中;下雨天戴斗笠还打伞,说明你是有备而来。”
举人沉思了一会,觉得十分有道理,心中大喜,专心准备会试,后来果真榜上有名。
常言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事无好坏,如果你消极悲观,只会陷在负面情绪中,惶惶不可终日。
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充满阳光,积极乐观,成功和幸福才会不请自来。
总之,心态不好,处处都碰壁;心态好了,事事才顺心。
◎本文来源:“诗词天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