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南到北,煎、炒、蒸、炸,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故事。这个春天,常德嘉树学校小学二年级语文组特别策划了一场“品中华美食,赏传统文化”语文学科活动,从课堂到厨房,从文字到实践,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化身“文化小使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传承文化的温度。
通过课文《中国美食》,孩子们认识了“煎、炖、蒸、爆、炸、煮”等烹饪方法。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许多孩子谈感悟:“原来一碗常德米粉要经历十道工序,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课后,孩子们主动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挖掘出常德“酱板鸭的百年秘方”“春天蒿子粑粑的故事”等本土美食传说,让文化记忆鲜活起来。
四个班共提交了220份创意美食记录单!既有家常的“西红柿炒蛋”“红烧肉”,也有常德特色“牛肉粉”“擂茶”等。有的家长晒出花絮:有的孩子第一次拿锅铲手忙脚乱,有的孩子认真记录火候时间,还有全家上阵帮忙的温馨场景……
经过班级综合评选,评选出了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数名,他们的作品将成为年级的“美食文化电子档案”。
“孩子现在逛菜市场会主动认招牌上的字,还嚷嚷要学做‘非遗美食’,传统文化的种子真的发芽了!”学生家长感叹道。
一餐一饭,传承的是千年智慧;一招一式,凝聚的是文化自信。二年级所有家长与孩子的热情参与,让知识与生活碰撞出绚烂火花。未来,常德嘉树学校将继续以实践为笔,书写更多“有温度”的语文课堂!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黄珍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