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11日消息(记者 任桐 实习生 潘凯 通讯员 许祺杞 刘元魁)4月10日,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在屯昌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教学中,老师们以自然环境为课堂,以植物为教材,为同学们生动讲解生物知识。这一教学新模式不仅为学生带来新体验,也带来了新成效。


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在屯昌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屯昌中学供图

活动现场,在一片豆科植物前,老师正在引导一群学生们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生物性状和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原理。另一群同学则围绕大树的生长环境,探讨光合作用的奥秘和群落的组成。

这种户外授课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课堂的浓厚兴趣,还通过浇水等劳动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屯昌中学学生王菊瑛说:“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感觉课堂上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屯昌中学教师马越介绍:“这堂课,我们落实了基于高阶思维培育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情境化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能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直观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水平和科学素养。”

据悉,屯昌中学通过常态化开展此类情境化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奠定基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