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海航
近年来,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司法便民理念,积极探索集约化送达机制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模式,有效破解“送达难”问题,切实提升了司法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绿园法院的送达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通过“上门送达”“贴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力量与温度。
集约化改革破难题 司法效能再提升
长期以来,“送达难”一直是制约审判效率的堵点之一。绿园法院以问题为导向,组建专业化集约送达团队,整合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多种渠道,搭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送达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智能分案,实现送达流程全程留痕、动态监管,案件平均送达周期缩短40%,送达成功率提升至92%,为审判工作按下“加速键”。
2025年1月-3月,由于案件量的激增和送达人员的骤减,大量需要外出送达的案件积压。集约送达组在3月中旬利用一周的时间加班加点,集中攻坚外出送达工作。周一、周二送达组集中前往各派出所、房产处调取信息;周三根据调取的住所及房产信息集中上门送达、张贴文书;即使在周六、周日,送达组依然在攻坚路上。通过一周的不懈努力,积压的100余件需外出送达的案件,成功完成送达80件。剩余20件无法找到被告人的案件,需与各办案人联系完成后续工作。
上门服务解民忧 司法温情暖人心
针对一些受送达人地址不明、拒收法律文书或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送达人员坚持“多跑腿、多沟通”,主动上门送达。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凛,干警们始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完成每一次送达,确保程序正义“不缺席”。
今年3月,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送达过程中,因被告长期外出务工,多次尝试联系未果。送达团队通过社区走访、与被告亲属沟通,辗转多地最终找到了当事人,并耐心地向其释法明理,促使其主动签收法律文书并配合法院后续审理工作。在绿园法院,类似的场景已成常态,干警们用脚步丈量着司法为民的初心,让“冷冰冰”的法律文书传递出温暖的人情味。
科技赋能提质效 群众满意获好评
在强化传统送达方式的同时,绿园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智能送达管家平台”进行电子送达。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一键触达”,确保“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今年以来,电子送达适用率达88%,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接收文书,获群众点赞“省事又省心”。
“以前总担心收不到传票耽误事儿,现在法院用短信通知,还能线上查看文书,真是太方便了!”一位案件当事人感慨道。
从“送达难”到“送必达”,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绿园法院以集约化改革为抓手,以送达人员的“责任心”换取群众的“安心”,用司法的“高效能”保障群众的“幸福感”,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写下了生动注脚。
下一步,绿园法院将深化“集约化+智能化”的送达机制,进一步拓宽送达渠道。同时,加强送达人员的业务培训,推动送达服务更精准、更高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环节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情。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