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峰市镇河头村3000亩生态枇杷种植基地迎来丰收。作为棉花滩龙湖库区生态转型的典范,该村通过“科技+农旅”双轮驱动,实现枇杷日均采收量突破4000斤、年综合产值超3000万元,走出具有闽西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4月3日,在永定区峰市镇河头村的枇杷种植基地,成片的枇杷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沉甸甸的果实将枝条压成优美的弧线。果农们三五成群地穿梭林间,精心挑选、采摘成熟的果实,现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预计比去年翻两番!”峰市镇河头村种植户温小秋难掩兴奋地说道,“现在我们每天都安排十来个工人抓紧采摘,必须赶在雨季来临前把这批果子都收下来。”


得益于龙湖库区独特的温润气候和生态保护成果,这里的枇杷较其他产区提前近一个月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每天清晨,满载新鲜枇杷的物流车便驶向厦门、福州等地商超,微信、电商直播间里“现摘现发”的订单更是接连不断。而周边不少游客也慕名而来,他们提着篮子,走进果园,亲身感受采摘的乐趣,品尝春天里的一口鲜。


“每到枇杷上市的季节,我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采摘,这里的枇杷汁多、味甜、口感好,真的很不错!现摘枇杷带着阳光的甜香,还能带孩子体验采摘的乐趣,比单纯购物更有意思。”游客张昭霞高兴地说道。



温小秋介绍道:“我们的枇杷皮薄、果甜、多汁的优点,刚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我们采用‘线上预售 + 线下体验’的销售模式,每天的销售额能达到 4000 元。”


永定区峰市镇河头村位于龙湖库区边,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独特的库区小气候,让河头村成为了热带、亚热带水果生长的天然“沃土”。自 2010 年棉花滩龙湖库区开展“渔业”整治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当地渔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走上了上山垦荒种果的转型之路。他们先后种植了枇杷、台湾脆梨、火龙果、莲雾、香水柠檬、树葡萄、柚子等 10 余种水果,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摘果”的产业格局。2024 年,该村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 3200 万元,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生态 + 文旅’融合,积极培育休闲农业、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形成‘一果带多业’的产业辐射效应,让这充满甜蜜的‘甜蜜经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让峰市的明天更加美好。”永定区峰市镇党委组织委员廖梦廉表示。

(黄秋萍∣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