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仙游县书峰乡万亩枇杷林迎来采收季。兰石村是全国“一村一品”枇杷示范村,在乡党委“红色引擎”驱动下,通过实施“红心领航、红链赋能、红星闪耀”三大工程,构建起“党建强、产业旺、百姓富”的发展新格局。

3月25日中午,兰石村上峰小组村民魏清景夫妻俩正在家中忙着打包枇杷,几名来兰石旅游的游客在等着拿货。

“不愁卖,供不应求。下午有线上订购的几十箱要发货。预计今年枇杷鲜果收入超10万元。”魏清景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回答记者。


书峰乡党委立足山地资源优势,确立“一带两区三基地”发展规划(环乡公路产业带、白肉枇杷核心区、农旅融合示范区、种苗繁育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加工研发基地),将枇杷产业纳入全乡“十四五”重点发展目录。建立产业顾问制度,利用科技赋能提质效。邀请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原会长林顺权团队驻点指导,积极开发优质品种,同步开展新农人培训,年均技术培训500人次,培育职业农民150名,推动单产提升15%。通过品牌建设增价值。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枇杷预售、书峰枇杷旅游节、书峰枇杷推介会(福州站)等活动,推出书峰枇杷“书峰一家人”IP形象,精心谋划打造“福果”品牌,促进枇杷收购价格从18元/公斤提升到26元/公斤。

“三头六臂抓产业,提质增效促创收。”书峰乡党委组织委员郑伟伟介绍,为延伸产业链,全乡6个行政村党支部成立“枇杷产业振兴攻坚队”,流转500亩土地建设2个标准化产业园,配备山地轨道运输机、智能温控大棚等设备。引进润芝昌食品公司,在全市率先研发生产枇杷叶茶和枇杷花茶。预计五一节前,枇杷叶茶、花茶饮料可投放市场,以打造全市枇杷深加工样板。创新“党支部+物流企业”模式,助力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各村党支部引进“果之道”物流公司,同步建成300平方米冷链仓储中心,降低物流成本20%,使订单量增加30%。建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将10家龙头企业、合作社纳入“一品一码”监管体系,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电子记录,累计完成抽检500批次,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100%。推动党员践行“三亮三比”行动,组建党员农技服务队,探索“党员+农户”结对帮扶模式,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农户68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户均增收1500元。创新“企业认养+党员农户管理”模式,推出“枇杷林成片认养”活动,吸引20家企业参与,同步培育党员领办合作社9家,带动电商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郑国增、黄碧红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直播团队,助力枇杷“走出去”。

如今,书峰乡枇杷种植面积达2.1万亩,预计今年产量突破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5亿元。从“一颗果”到“一条链”,从“产业振兴”到“全域振兴”,书峰乡正以党建为引领,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 | 仙游微事综合仙游报道

编辑 | 罗婷婷

审核 | 林慧晶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