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茶园春意满溢
勃发的茶芽吐露新绿
茶农穿梭于茶园间
忙碌着今春第一波“黄金叶”
连日来,文井江镇迎来春茶采摘旺季
同时也迎来一波工艺革新
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制茶大师指导
枇杷茶制作提质增效
近日,位于文井江镇的蜀茶集团邀请中国制茶大师、祁门红茶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同意对枇杷茶制作方式进行“问诊把脉”,着力提高枇杷茶制作工艺。
刘同意
中国制茶大师、祁门红茶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
我发现在萎凋槽的孔通风方面,你们的细节做得还不够,萎凋的时间太长,对品质有影响。
制茶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封选等步骤。其中,萎凋作为制茶工艺的第一步,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将茶叶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
针对文井江镇枇杷茶制作普遍存在萎凋工艺上的不足,刘同意从湿度、温度调整方面进行指导。蜀茶集团立即根据指导进行整改,效果立竿见影。
蒲小龙
蜀茶文井贡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在刘老师的指导下,从茶青到成品茶的制作时长大幅度缩短,以前萎凋需要10个小时以上,现在5个小时就能搞定,大大缩短了成品茶的生产时间,并且使茶的品质更好。
产销对接畅通
茶农增收有保障
蜀茶集团作为文井江镇枇杷茶的龙头企业,原产地采摘原产地生产,优良的茶品质使得蜀茶集团的茶叶远销国内外,并且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针对春茶销售,文井江镇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主动对接茶叶加工企业,签订茶青收购协议,打通“茶园到车间”的直供渠道。通过统一采收标准、集中运输配送,既降低茶农的市场风险,又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
蜀茶集团“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茶青供应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原料收集难和农户茶青售价不高的问题,双方已签订1.5万斤的供求协议。目前,首批春茶已陆续上市,凭借清香醇厚的品质,备受市场青睐。
“茶文化+”
茶旅融合发展开启新篇章
文井江镇有千年以上的枇杷茶树10余株,百年以上枇杷茶树2000余株,一年鲜茶叶年产量达40万公斤。作为唐宋时期“八大名茶之一”,枇杷茶种植历史悠久,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天独厚的资源,促使文井江镇积极探索“茶文化+”发展模式,做好茶旅文章。
万晓伟
文井江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目前,文井江镇已打造茶文化科普研学路线3条和制作体验点位2个,多措并举,努力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3条文化科普研学线路:
1
大坪村村委会——高家漕——苟家港——山水缘家庭农场(采茶、制茶体验)——大坪村村委会
2
崇州蜀山大坪自然教育基地(大坪村5组周家湾)——大坪村村委会——到沙坪坝茶园采茶——智慧山庄体验制茶——蜀山大坪自然教育基地返程
3
大同村茶廉文化中心——枇杷茶茶园——周家大院——千年枇杷茶古茶树——茶廉文化中心
2个制作体验点位:
1
马家社区山水缘家庭农场
2
蜀山大坪自然教育基地
作为文井江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枇杷茶产业还将持续优化“政府引导+集体统筹+企业合作”模式,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通过“茶文化+”,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激活乡村活力,助力茶农增收、茶业发展、乡村振兴。
春茶采摘进行时,感兴趣的游客可前往文井江镇,感受这份一人一篓采茶忙,春风十里不如一品滋味的悠然,体验枇杷茶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聆听一片叶子富一方的动人故事。
记者|杨蕊荻 任九桥
编辑|余霞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