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谲云诡的三国乱世,曹操凭借非凡的用人策略,从一个校尉崛起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的用人智慧,不仅助力他成就霸业,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唯才是举,打破门第之见

东汉末年,选拔人才多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许多出身低微的人才被埋没。曹操却打破这一陈规陋习,提出 “唯才是举” 的口号。郭嘉出身寒微,初投袁绍,却因袁绍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而离去,后经荀彧推荐,曹操与之促膝长谈,发现其极具谋略,便委以重任。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在官渡之战中,提出著名的 “十胜十败” 论,坚定曹操抗袁决心,助曹操大败袁绍。典韦出身行伍,凭借勇猛善战,得到曹操赏识,成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在宛城之战中,典韦为保护曹操,力战而死。正是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让众多寒门子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他的势力注入新鲜血液。


曹操(剧照)

用人不疑,给予充分信任

曹操用人,一旦认定,便给予充分信任,不轻易猜忌。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对峙,许攸从袁绍阵营来投。当时曹操军粮将尽,局势危急,许攸提出偷袭乌巢的计策。曹操力排众议,果断采纳许攸之计,亲率精兵奇袭乌巢,一举扭转战局。若曹操对许攸心存疑虑,不敢冒险出击,官渡之战的结果或许会改写。还有张辽,原是吕布部将,投降曹操后,曹操对他深信不疑,派他镇守合肥。张辽不负所望,在逍遥津之战中,率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吓退孙权,保卫了曹魏东南边境。曹操用人不疑的态度,让麾下将领心怀感激,为其死心塌地效力。

容人之短,发挥人才长处

曹操深知人无完人,用人关键在于发挥其长处,包容其短处。陈琳为袁绍起草讨曹檄文,文中不仅痛斥曹操罪行,还辱及曹操祖先。官渡之战后,陈琳被俘,曹操责问他为何如此,但最终念其才华,并未杀他,而是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陈琳也因此感恩戴德,为曹操尽心效力。曹操这一做法,既展现出宽广胸怀,又让有才之人纷纷来投。

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在乱世中摸索出的成功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些策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团队建设,我们都能从曹操的用人智慧中汲取营养,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不疑增信任,容人之短聚英才,从而汇聚各方力量,成就非凡事业。曹操虽已远去,但他的用人智慧,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借智者的月光,温行路人的酒。那些爱而不得的辗转,求而未果的坚守,请允我以文字的灶台,煨人间的烟火。

感谢点阅“煮史观今”,为你带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慰籍。关注《煮史观今》,让智者之言与我们的心灵对话。
免责声明:

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