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总后勤部部长换将,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的邱会作被任命为新任部长。

作为曾经在总后勤部工作两年多的邱会作,此时已经离开总后2年多时间,被空降为新任部长,在原来领导班子中掀起了波澜。



在洪学智离开后,总后政委李聚奎临时主持工作,具体工作由参谋长胥光义协助。

当新部长人选在军内公布时,总后勤部领导班子是怎么的想法呢?能不能配合新部长工作,能不能团结起来,是上级要考虑的事情。为此,还特地找一些领导谈话。

罗帅找副部长张令彬谈话,希望多多支持部长工作。找他谈话的用意很明确,在所有副部长中,论年纪、论资历谁也比不过他,从土地革命初期就干后勤,一直干到现在。其他人都是中途调来的,在后勤系统的影响力并不大。



如果上级不空降新部长,按他的资历,也应该是部长的合适人选。之所以没选择他,或许因年纪大的缘故,已经57岁,比邱会作大12岁。后勤系统的工作复杂,需要精力充沛的人担任更为合适。

能做好张令彬的思想工作,服从组织安排,邱会作在总后勤部就能落脚开展工作了。

当然,总后勤部政委的意见更为重要,总政部主任谭政找李聚奎谈话。



李聚奎是红三军团出身,土地革命时期早早就担任师长,杨得志、杨成武等人都曾经是他老部下。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被调任红4方面军军参谋长,从此也开启他长达多年的参谋长生涯。解放战争时,担任西满军区参谋长,后跟黄克诚干起后勤工作,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委。

在后勤岗位上,从1948年一直干到1955年。1955年被抽调组建石油部,担任部长,1958年重返后勤岗位。



在总后勤部,他的年龄不小,军中威望很大。虽然已经55岁,身体结实、工作认真,很想在后勤战线上做出成绩。这样一来,邱会作调后勤部,俩人难免会有不协调之处。为此,总政部主任谭政专门找他谈话,让他带头支持新部长工作,在老同志中做个榜样。

在后来的工作,俩人也确实存在工作上的矛盾。邱会作回忆说:自己是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总后的事情都自己在军委办公会议上提出研究,把指示带回去传达,会开着开着,李聚奎主动主持起来,最后总说:没有什么问题就散会,让邱会作的工作布置时常困难。



在搭档的6年期间,俩人工作上嫌隙很大。组织上考虑将两人分开工作,李聚奎曾经担任过后勤学院院长,有办学经验,最终被调离总后勤部,到高等军事学院工作。1977年,他再次重返后勤系统,到后勤学院担任政委,培养更多的后勤人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