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当天,上海市恒星实验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携手主办“星语同行·共融未来”第18届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现场,恒星实验学校校长徐洪妹与儿童医学中心金星明教授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与学校合作的首批医学专家团队包括金星明教授、孙锦华主任医师、金志娟副主任医师、张媛媛副主任医师、廖力维副主任医师、张蓓华副主任治疗师、曹庆博士等七位医学专家。他们深耕孤独症诊疗与教育干预,未来将通过定期咨询、课题研究等方式,为恒星实验学校提供专业支持,助力孤独症儿童实现能力全面提升。


去年9月,恒星实验学校成立,成为上海第一所专门招收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自开办起,学校就着力开展孤独症儿童学前至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采取多部门协同方式助力孤独症儿童全面成长。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杨莉说:“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全方位的支持。”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季庆英表示:“医学与教育的结合,将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期待通过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帮助。”


孤独症群体的康复与融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上海市残联康复处处长彭岩岩介绍,去年11月,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两家市级示范型孤独症自助互助康复基地,其中之一就设在恒星实验学校。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共同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成长环境。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郭金华表示,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构建孤独症儿童教育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医教结合、康教融合。他对恒星实验学校和儿童医学中心的合作充满期待,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强化科研引领,推动康复技术向课程、教具等成果转化;二是推动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化教育康复新生态;三是凝聚社会合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网络。


活动中,中国发育行为儿科学创建人金星明教授为恒星实验学校教师带来主题为“开发孤独症儿童潜能:医—教—家—康结合”的专题讲座。她从政策、行动和健康管理三个维度向现场教师传递了孤独症不是缺陷而是慢性神经发育障碍的理念。“经过教育和医学的实践,我们看到,单纯的单边行动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把救助赋能儿童、赋能家庭、赋能学校,通过科学的干预、精准的治疗和个别化的训练,真正提高孤独症群体的生存本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金星明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