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主流的宇宙学理论,宇宙诞生于 138 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在大爆炸的最初时刻,宇宙处于极高的温度状态。随着宇宙空间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温度逐渐降低。
在这一过程中,高能光子相互碰撞,产生一对对正反粒子。每十亿对正反粒子相互湮灭,又会产生高能电磁波,与此同时,仅有一个正物质粒子得以留存。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宇宙由正物质主导。
大约在宇宙大爆炸后的 38 万年,宇宙温度降至 3000 度左右,原子结构开始形成,光子得以在宇宙中自由传播。
此时形成的原子,主要是氢原子和氦原子,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列。并非无法形成原子序数更大的元素原子,而是这些较重的原子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够稳定,很多会裂变成氦原子。因此,在当今宇宙中,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占比超过 99%。
那么,比氦元素原子序数更大的元素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宇宙的漫长演化过程中,星云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形成了各种天体,其中恒星独具特色。恒星区别于其他天体的显著特征,是其核心通过核聚变反应发光。
恒星与元素的产生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这得从恒星的核聚变反应说起。
恒星通常质量巨大,以太阳为例,其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 以上。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强。
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恒星内核温度急剧升高,太阳内核温度可达 1500 万度。在如此高温下,太阳内核物质并非处于常见的气态、液态或固态。
由于温度过高,原子核外的电子获得足够能量,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使得太阳内核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其中原子核、电子和光子相互交织。
这里的原子核主要是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氢原子核即质子。由于原子核都带有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原子核之间似乎难以发生核聚变反应。
要引发核聚变,需要输入大量能量,例如,人类在地球上引爆氢弹,需创造一亿度的高温环境,通常会先引爆原子弹来实现这一条件。
从理论上讲,太阳内核的环境似乎不足以引发核聚变。
但在微观世界中,存在 “量子隧穿效应”,即便是需要输入能量才能发生的反应,在微观层面也有极小概率发生。
太阳质量巨大,粒子数量众多,即便概率极低,乘以庞大的粒子数,氢核聚变反应也成为大概率事件,只不过反应速度极为缓慢。因此,氢核聚变能够在太阳内核发生,且不会像氢弹那样瞬间爆炸。
反应过程是 4 个氢原子核聚合成 1 个氦原子核。由于氦原子核聚变的条件比氢原子核聚变更为苛刻,所以恒星首先发生的是氢原子核的核聚变。
在恒星中,氢核聚变主要有质子 - 质子反应和碳氮氧循环两条路径,最终结果都是 4 个氢原子核生成 1 个氦原子核。
当恒星内核的氢原子核消耗殆尽后会发生什么呢?
恒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继续收缩,导致内核温度进一步升高。如果恒星质量足够大,就会引发氦原子核的核聚变,生成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
当氦也燃烧完毕,会继续燃烧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产生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比如碳原子核燃烧生成氧原子核,氧原子核燃烧生成氖原子核,进而生成镁原子核。
一般来说,只要恒星质量足够大,核聚变反应可以一直持续到铁原子核的形成。
铁原子核是元素世界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它是最稳定的原子核,具有最高的比结合能。
这意味着无论是将铁原子核分裂,还是使其继续聚合,都极为困难。在铁原子核形成之前,核聚变反应都会释放大量能量,但要让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却需要输入大量能量,且产生的能量少于输入的能量,属于吸能反应。
因此,恒星要进入下一阶段的演化,需要跨越极高的门槛。通过理论计算,科学家发现,只有质量达到太阳质量 8 倍以上的恒星(也有观点认为是 9 倍或 10 倍以上),才能继续引发下一步反应。
如果恒星质量超过这一门槛,在引力的作用下,将进入超新星爆炸阶段。
超新星爆炸的亮度极高,常常可与一个星系的亮度相媲美,在中国古代,超新星被称为客星。在超新星爆炸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原子序数比铁元素更高的元素。
实际上,在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前,其内核最中心部位也会合成少量比铁元素原子序数高的元素,如锌,但数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所有原子序数比铁元素高的元素都来自超新星爆炸吗?
事实并非如此。
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后,内核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剧烈收缩。如果此时内核质量大于 1.44 倍太阳质量且小于 3 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中子星;若内核质量大于 3 倍太阳质量,则会形成黑洞。
科学家最近发现,原子序数比铁元素更高的元素,更多地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合并。例如,银元素和金元素绝大部分都源于中子星的合并。
然而,宇宙中的中子星数量并不多,两个中子星相遇并合并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这使得高顺位元素极为稀缺,含量极低。
总结
宇宙的元素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宇宙大爆炸后 38 万年,宇宙中合成了氢元素和氦元素;恒星核聚变能够产生从氦元素到铁元素之间的各种元素;比铁元素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主要来自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合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合成元素的方式,如宇宙射线裂变,但并不常见。
通过这些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元素,远比我们自身古老。体内的氢元素源于 138 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而其他元素的年龄至少有 46 亿年,比地球的年龄还要大。
甚至可以说,许多金银首饰,曾经都是恒星的核心物质,它们见证了宇宙波澜壮阔的演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