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恒星比宇宙还老?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

天文学界这帮家伙告诉我们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但转身又告诉我们银河系里有颗叫"玛土撒拉"的老家伙已经活了145亿年。



认真的吗?盒子里的东西比盒子本身还要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类哲学问题已经够让人头疼了,现在他们还要硬生生创造一个数学悖论?

我想说,这就是为什么公众对科学越来越不信任。

一边煞有介事地宣称精确测量了宇宙年龄,误差不到1%,多么了不起啊!一边又若无其事地告诉你,哦,对了,我们发现了一颗比宇宙还老的恒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你们也好意思拿出来?

人类从原始时代就开始胡思乱想宇宙到底有多大、多老,但那时候至少还有个借口——他们没有先进的仪器。

现在呢?一群拿着纳税人几十亿美元买的超级望远镜的科学家,给我们端出这么一盘难以下咽的科学大餐?

这帮天文学家自豪地宣称:宇宙年龄精确到138亿年,误差小于1%。哇哦,太厉害了,让我们鼓鼓掌!



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弗里德曼方程式——一个已经102年历史的老古董理论,告诉我们宇宙要么胀要么缩,就像你拍打一个沙发靠垫一样简单。

测量两个数字就能解决一切:当前的膨胀速率(哈勃参数)和这个速率如何变化(减速参数,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它实际上在加速,但管它呢,名字错了一百年也没人改)。

我问你,如果科学如此精确,如此可信,那为什么不同研究团队测量的宇宙膨胀速率能差9%?这不是小数点后的误差,这是整整9%!

如果你买房子时,测量结果告诉你面积是100平方米,但实际上可能是91或109平方米,你会觉得这是"精确测量"吗?



哦,他们给这个明显的矛盾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哈勃张力"。

好像给问题起个专业名字,问题就不存在了似的。这就像你的车子冒烟了,修理工告诉你:"这不是故障,这是'内燃机热力释放现象',很正常。"

有些团队测得宇宙膨胀速率约67公里/秒/兆秒差距,另一些却得出约73公里/秒/兆秒差距。差别9%!但他们会告诉你:"即使膨胀速率真的快9%,宇宙年龄也只会减少1%左右。"

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调整其他参数来弥补这个差距!这不就是在玩数字游戏吗?如果我能随意调整参数,我也能"证明"地球是平的!

如果宇宙确实只有138亿年历史,那它里面的任何东西——包括恒星都不可能超过这个年龄,这是小学生都能理解的逻辑。

但科学界偏偏就能制造这种矛盾。

测量恒星年龄困难?我完全理解。

但如果你的测量结果显示一颗恒星比宇宙本身还老,正常人的反应难道不应该是:"我们的测量方法肯定出了问题"?而不是若无其事地宣布发现了一个科学悖论?

这些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他们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知道核聚变如何运作,知道元素比例如何影响恒星寿命。

太好了!那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们测量的"玛土撒拉之星"比宇宙还老7亿年?

在这一片混乱中,球状星团的研究倒是提供了一些靠谱数据。



这些是恒星的大集合,数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银河系有几百个,而像M87这样的大型星系甚至拥有上万个。

有趣的是,最古老的球状星团年龄在12-13亿年之间,没有一个超过138亿年。这才是真正的证据!

不是一颗可能有各种奇怪历史的单个恒星,而是成千上万颗恒星组成的集体,它们的年龄分布告诉我们宇宙确实不可能超过138亿年。

但科学记者们会报道这个吗?

不会!"最古老球状星团证实宇宙年龄"根本不是爆炸性新闻。

"发现比宇宙还老的恒星!"——这才能博人眼球,这才能获得点击,这才能拿到更多研究经费!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的"宇宙老大爷"HD 140283,绰号「玛土撒拉之星」。

它距离我们190光年,科学家们测量了它的光度、表面温度和元素组成,然后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这颗恒星144.6亿年了,比宇宙本身还老了整整7亿年!

论文截图



噢,等等,我忘了提最关键的部分——这个测量有±8亿年的误差范围!

听清楚了吗?±8亿年!这就像说我的身高是175厘米,误差范围是±80厘米。也就是说,我可能是95厘米矮,也可能是255厘米高。

这样的测量有任何意义吗?

这个巨大的误差范围意味着有近20%的可能性,这颗恒星的真实年龄实际上完全符合宇宙学模型。

但这有新闻价值吗?没有!

"科学家测量恒星年龄,发现完全符合现有理论"——谁会点击这样的标题?

我认为,科学界需要来点常识和勇气。

当你的测量结果显示一颗恒星比宇宙本身还老时,正常的反应应该是:"我们的测量方法一定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宣称发现了什么颠覆性成果。

宇宙年龄13.8亿年的结论是建立在多重独立证据基础上的,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结构形成、元素丰度演化等等。



单凭一颗误差范围高达±8亿年的恒星测量结果,就想挑战整个宇宙学大厦,这不是科学,这是在哗众取宠。

我敢打赌,如果明天有人宣布发现了一颗年龄只有10亿年的恒星,这些同样的科学记者会大肆宣传"宇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年轻!"然后天文学家们会再度严肃地点头,说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是时候承认,恒星年龄测量技术还很原始,误差范围大得吓人。与其制造科学悖论,不如老老实实提高测量技术。

或者至少,在发布这种耸人听闻的结果之前,先问问自己:这真的符合逻辑吗?

但我知道,这样的建议太天真了。因为轰动效应、研究经费和学术声誉的诱惑远比科学严谨性重要得多。

说真的,如果你依然相信一颗恒星能比宇宙本身还老,我有座月球上的别墅想卖给你。价格很合理,只要你不在意±80%的面积误差范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