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在去西部化,走向国家级中心城市;杭州正在拒绝被吸虹,走向一线城市。至于重庆……
原创 | 沸点财经
撰文 | 潘谈
这两周,三起土拍引发全国市场高度关注。
3月27日,成都金融城三期H10地块,楼面价41200元/㎡,溢价率飙至106%。打破了招商蛇口3月11日才创下的31700元/平方米土拍纪录。
距去年9月贝壳旗下的贝好家,在同一区域创下的27300元/㎡楼面价,增幅高达约51%。
3月28日,杭州西湖区蒋村单元的文新单元地块,楼面价88029.06元/㎡,溢价率高至115.39%。
刷新了滨江3天前创造的77409元/平方米纪录,成为杭州土地市场新晋单价“地王”。
3月31日,建发在重庆也拿地了,以13923元/㎡楼面价、溢价率29.64%拿下了长安三厂地块。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三起土拍的赢家同属一家企业:建发房产。一家来自福建的企业,隶属于厦门建发集团。
金三H10地块本身,楼面价是不是值41200元/㎡姑且不论,但地段位置确实没得说,48.743亩也是金三比较大的一块地。
虽然离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城相隔较远,但自从这个片区被天才般地命名为“金融城三期”后,土地价格就像量化拉票,一根走线上青云。
金融城,可能是目前成都经济能级最高的地方。闪烁夜空的天府双塔,不断向世界昭示它的含金量。
300多家世界500强,2000多家金融机器。以万分之四的土地,贡献了成都5%的GDP,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1245亩的交子公园,像极了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所以金融城也被直接对标了中央公园的产业能级。
楼面价41200元/㎡,修出来单价可能接近8万,按豪宅对面积的基本定义,一般都在200平以上,总价基本上接近2000万左右。
作为普通人看看就好,不必过多焦虑。这种房子本身就不是为普通人修的,甚至都不是为成都人修的。专门去逛太古里的,外地人绝对是主流。
近年来购买成都高端住宅的,非本地客户占比超过60%。尤其是豪宅,川外客户占比应该超过了80%。
土拍一结束,周边正在销售的楼盘欢呼雀跃,二手房主们忙着悄悄地修改价格。道理很简单,土拍出这么高的地价,把这个片区未来预期的情绪值都拉爆了。
与成都土拍后的兴奋不同,重庆明显有些落寞。原本有望创造历史新高的黄金地块,仅以29.64%的溢价收入建发的囊中。
资本是城市价值最好的裁判,虽冷酷但理性,也没有体制内的掣肘。
很明显,成都与重庆的房地产不在一个维度。重庆虽贵为直辖市,但在大多数心目中,成都才是西部之王。
建发用真金白银给三个城市投票,既看好三座城市的市场,也撕裂了三座城市的地位。
春节之后,中国最吸睛的两个城市,无疑是杭州与成都。
三场土拍,把三个城市再次推向风口,北上广深杭VS北上广深成,再次成为媒体界的话题,而重庆则稍显落寞。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重庆从来没有干过成都,这背后折射的是城市能级和虹吸效应的差距。
成都这几年的“建圈强链”与“立园满园”行动,在产业发展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成都的经济结构日趋平衡。
你可能无法想象,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突破1300亿。成都的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正在成为继电子信息产业后,下一个万亿产业集群。
而成都的“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一次出现在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大未来产业领域,这才是成都未来所在。
成都在文创产业上,拥有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能出《哪咜2》这种现象级动画电影的原因。文创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点,成都绝对有巨大的空间。
成都的经济已经从量变走向了质变。无论是成都在国家战略腹地中的地位,面向西南的综合辐射能力,成都的虹吸效应仍在不断加大。
而杭州,十多年前的数字浙江战略定位,久久为功的持续努力,在新质生产力时期,明显开花结果。
无论是六小龙,还是七龙珠,杭州正式崛起,正在强力摆脱上海对它的虹吸效应,成为长三角的第二极。
成都正在去西部化,走向国家级中心城市;杭州正在拒绝被吸虹,走向一线城市。至于重庆,留给未来吧。
建发房产的强势出剑,对三座城市的未来,有着清晰的预判。建发,有不一般的视野。
连续三天,三地三王,建发底气何在?
建发房产隶属于厦门建发集团,成立于1980年,建发集团在港股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建发股份在A股上市。
建发集团资产规模超8800亿元,排名2024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85位。作为一家地方型国企,有如此的规模,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据2024年三季报,在A股上市的建发股份,营业额高达5021.36亿。虽然房地产业务只有813.66亿,却有100.90亿的利润,利润比例高达45.98%,毛利率也保持在14.84%。
从建发股份的三大业务来看,房地产既是建发股份利润最大来源,也是股价稳定的压舱石。
2025年建发的销售目标要达到1500亿,连续三天创造三地地王,建发发力明显。
在建发股份的产业结构中,虽然供应链运营业务毛利率只有1.99%,但三季报就高达4146.65亿的营收,给地产开发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这也是建发房产最大的底气所在。
建发自2007年进入成都市场,距今已18年。以宋风为产品内核的“新中式”,已成了建发最鲜明的产品力符号。
无论市场如何震荡,建发在成都市场的18年,是为数不多的多盘爆款,每个盘都开发赢利的开发商。
不过,当前建发股份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建发股份1月25日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告:2024年净利润24.00亿元至35.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 96 亿元至 107 亿元,下降幅度为-82.00%至-73.00%。
造成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收购红星美凯龙,而并非主业。
2023年,建发股份斥资62.86亿元收购的美凯龙29.95%股权,宣布跨界家居赛道,进行“供应链+家居”双主业协同,公司对这项并购寄予厚望。
2024年,美凯龙预亏23.3亿至27.3亿元,两年合计亏损超45亿元,彻底吞噬其2020—2022年累计利润。
两年多时间下来,美凯龙的股价从2023年最高价4.59元/股,暴跌至上周五的1.42元/股。高位接盘的建发股份,也因此浮亏超20亿。
留给建发股份最大的课题是,如何解决收购美凯龙带来的亏损。
持续做大做强供应链与房地产业双主业,应该是建发集团迈向10000亿最有力的双驱。
后房地产时代,购房者基数的确在减少,但流到哪个城市却很关键。
成都随着新产业发展加速,综合能级不断提升。正在一步步去西部化,走向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地位。
我看好成都楼市的未来,就算豪宅与我无关!
撰文Writer | 潘谈
「沸点财经」出品人 「天府甄选」创始人
原四川日报集团成都报道编委
《巅峰》杂志总编辑 迅雷看看四川CEO
视觉 | 赵兮 编辑 | 晴川 视频 | 李云尚
天府财经网站:www.wetf.cc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