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很多途径了解那些惨痛的战争史。
而这些战事也不断在现代被各大导演影视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电影。
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于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他是《兵临城下》男主号称全球最帅男人,可是现在现已四十多岁的男神却和莱昂纳多走了一个路线。
就是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外形,恣意放飞自我,本着有颜固执。
故事开篇就把镜头对准了神射手之一的瓦西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后,他应征参军入伍,在经过德军的各种狂轰滥炸下,终于从乌拉尔抵达了两军战场——斯大林格勒。
在整个二战中,苏军政委都是一直在前线作战的,很多政委都是第一个扛着红旗冲锋的人,可到了西方国家拍的那些电影里面,苏军政委却成了扮演督战队的角色,躲在队伍的后方,见到后撤的部队就请他们吃花生米,可谓是把黑苏联都写在了脸上了。
要知道,在二战时期,苏联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比较偏低,士兵的素质普遍是不如政委的,所以,这就促使了一支队伍的政委必须身先士卒,绝对不是躲在背后请逃兵吃花生米的人,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政委的伤亡率达到了60%以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了,可西方的那些电影却把政委描述成了屠杀自己人的刽子手。
讽刺的是《兵临城下》这部电影是一部法国人导演,英国人主演,在德国拍摄电影,难怪在黑苏联黑得那么狠,有意思的是最先成立督战队的国家就是法国,而且法国还是在整个二战中投降最快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能拍出来一部黑苏联的电影,也不知道这是在打谁的脸。
1942年,希特勒率领德国军队正在疯狂进攻苏联,以领导者斯大林命名的城市“斯大林格勒”陷入一场恶战。
真正的历史就如同本片的开头,德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向斯大林格勒扑来,海陆空三军如狼似虎地进攻、蚕食苏军的地盘。
德军在先进武器的帮助下,轻而易举摧毁苏军的抵抗。
不过,上帝选择站在了苏联这边。
它给了德军恶劣的天气和供给线断裂等问题,却给了苏联军队一个神枪手。
至此,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转折点,打破了德国军队不败战车的神话,在牵制住德军的同时,扭转了二战的整个战局。
大家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二战时期更多的历史细节,以及这位神枪手为苏联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
片中神枪手瓦西里的历史原型——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更是值得一提。
不同于影片的改编,这个历史原型出生于普里乌拉利耶乌拉尔山脉,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一起进山打猎,12岁时便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校长亲自授予扎伊采夫一枝带瞄准镜的狙击手步枪,并要他挑选10来个战士组成狙击手小组,专门负责射杀单独出没的德军。
他们经常在德军的伙房、厕所附近打埋伏,有时也潜伏到德军阵地前,专打德军炮兵的观察仪、坦克的了望镜和德军军官,有时一天竟能消灭几十名敌人。
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取得了击毙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时,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二十世纪50~80年代的美苏冷战时期,苏联还曾大力宣传过他的英雄事迹。
以瓦西里的前半生为主,但不失战场的正面描述,也没有把各种不合理的光环附在主角身上,没有把战争片拍成传记片。
回到现实,历史真实地发生过,就容不下假设。
人们曾以各种方式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当世界级战争真实发生时,谁又能保证独善其身呢?
《兵临城下》
导演: 让-雅克·阿诺
演员:裘德·洛 / 艾德·哈里斯
年代:2001 豆瓣:8.4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