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粟裕重返他曾战斗过的谭家桥时说:“我一生基本打的都是胜仗,就是在这里打了败仗。”这也是粟裕一生中唯一承认的败仗。而这次他的对手,就是国民党著名的高级将领王耀武

杜聿明算是国军中非常能打的了,但粟裕对他的评价是:“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他在印缅作战时,有美国的供应,出过风头。在东北时,有火车、轮船、飞机源源供应。但这次被我们包围在永城地区,突不出,守不住,被我们全部歼灭。”

而对于王耀武,粟裕却承认:“王耀武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这样的评价,粟裕只给了王耀武和薛岳两个人。



粟裕和王耀武一生有过三次交手,第一次是在红军时期的谭家桥之战。

此战中,粟裕作为红十军团的参谋长,尚无真正的战役指挥权,而军团长刘畴西又拒绝粟裕的正确建议,导致红十军团最后以悲剧收场: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以及红十军团大部分将士皆壮烈牺牲。

在第二次的莱芜战役中,粟裕想抓住战机追歼王耀武,但王耀武嗅觉敏锐,收缩得很快,没有给粟裕机会,这次两人算是打了平手。

第三次就是济南战役了,此时的王耀武据守孤城,退无可退,最终被华野歼灭。



但是,粟裕和王耀武的恩怨并不止如此,粟裕指挥的孟良崮战役,曾让王耀武哀叹:“有如丧父之痛。”因为整编74师是王耀武赖以起家的老部队,这才是粟裕给王耀武最痛的一击。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东泰安,20岁的时候,他四处借款凑齐路费来到广州,考入了黄埔三期,并在一众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了黄埔三期最灿烂的那颗明星。当时的黄埔三期还有三位姓李的山东人,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但当时就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认为这三个人加起来不如一个王耀武。

毕业后的王耀武,28年参加北伐,30年参加中原大战,32年参加第四次围剿,在宜黄被红军包围时,王耀武献计固守待援,颇见成效,蒋介石当面接见,升其为少将旅长。

34年,王耀武率部参加第五次围剿,随后又奉命去围剿红十军团,其中谭家桥一战王耀武再度大捷,王耀武所部扩编为51师,王耀武也因此晋升师长。

但是,王耀武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并不是他在内战中的表现,而是他作为一位抗日名将的突出战功。



1937年8月,日军出兵30万进攻上海,蒋介石则调集75万人迎战,王耀武率领51师参加了这次淞沪会战。51师的任务是坚守罗店一带的阵地,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

期间,王耀武率部多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协同进攻,还合理地使用了夜战战法,击毙日寇联队长两名,不仅获得了国军总部的通电嘉奖,也为《申报》《大公报》等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所报道,王耀武一战闻名全国,声名鹊起。

淞沪会战后,王耀武的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合编为74军,此时的张灵甫,还是74军51师下辖的一个团长。

74军参加了随后的南京保卫战,期间74军伤亡严重,又因唐生智指挥变形,最终全军只有5000多人撤出。在撤退时,王耀武亲率51师负责殿后,掩护部队渡江撤退,部队渡江时,王耀武还乘车入城巡视鼓楼,颇有大将临危不乱、视死如归的气概。

此战后,74军进行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补充,38年4月再赴抗日第一线,参加江西的万家岭会战,此战中,74军在张古口与日军血战7天,毙伤日军4000人,粉碎了其突围妄想,74军也奠定了一代雄师的威名。



长沙会战期间,王耀武率74军运用反包围战术收复高安;上高会战期间,王耀武与兄弟部队歼灭日军数千人;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大捷……

总览王耀武和74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他们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会战,而且在抗战中几乎没有一次败绩,而且不乏酣畅淋漓的大胜仗,被日军视为最大的麻烦之一,这放在全部国军中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1949年后,王耀武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毛主席曾叫罗瑞卿转告他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可见,毛主席对王耀武的抗日功劳也是非常认可的。

因为74军在抗战中的杰出表现,他们也成为了首批换装苏式装备的5个军之一,这便是74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的由来。

到1944年,王耀武已经因为卓越的战功晋升为24集团军司令、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直属国军陆军总司令部指挥。

74军的辉煌战绩,离不开王耀武这个军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耀武就是74军的灵魂人物和化身,但在他因晋升离开74军后,张灵甫却因为长相外表、风流韵事、杀妻秘闻、影视剧塑造等原因一步步被推上了“神坛”,名声甚至盖过了王耀武。



但事实上,张灵甫无论是职务、功劳、能力、资历都无法和王耀武相比。而且,在74军赖以成名的那些战役中,张灵甫的身影并不经常出现,属于若有若无,可有可无的。

王耀武离开74军,军长由施中诚接替,46年4月,在王耀武的精心运作下,非黄埔出身的施中诚被明升暗降,升为了20集团军副司令,张灵甫晋升为74军军长。

王耀武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自己的这番操作,让74军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成为了国军五大主力中最早一个被成建制消灭的部队。

说回王耀武,他是一个私生活极为严肃的人,不打牌,吸烟,不讨小老婆,不贪污,不搞裙带关系。据记载,王耀武被俘后,我军查抄其家时发现除了两台美国制拖拉机外,他并无余财。问他:为什么要在家里留两部拖拉机?王耀武回答:原准备退役后回老家,开几亩地种田以度晚年。陈毅元帅听后感叹唏嘘不已。



王耀武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很有生意头脑。29年北伐结束后,他就委托朋友在武汉办了一个饼干厂,厂子效益很好,还开办了分厂,这也成为王耀武后来的一个主要财源。治军也是需要钱的,王耀武对下属各级军官经常个别谈话,认识了解甚深,如果部下有公私困难,他一定会力谋解决,下属如果想回家,他也必赠旅费相送。

他平时为人谦逊随和,战时却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从不迟疑,敢打硬仗,敢接困难的任务……

中国人向来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方面,王耀武可以说做得非常好,不愧为孔孟之乡的杰出子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