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3月29-31日,由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基础教育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指导专题研修班暨项目论证闭门会”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顺利开班,全国二三十个城市,八十余位学员参与研修班,其中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呼市二十一所学校,41人参会。


本次研修班邀请到了具有丰富教学成果奖申报与评审经验的相关专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研究和指导专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专家和往届教学成果奖获奖者等授课,结合经典案例详细解读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方向、路径、凝练方法、切入视角、成果申请书的撰写方法、支撑材料的挖掘选用等内容,报告既有政策的解读,又有实例研讨。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闭门论证会的方式,给予经验分享和一对一的把脉指导。早立项、早培育、早见效,为下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做好充足准备。


3月29日上午,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院长谢文辉在开幕会上致辞,阐明三年来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在基础教育成果奖领域的深耕与宗旨,未来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基础教育成果奖,帮助学校早立项,早培育。


随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万伟做《成果奖的凝练与表达》主题讲座,万伟所长带大家回顾了近年来全国教学成果奖的凝炼与表达的趋势、热点,她指出,教学成果奖的的选定、申报要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育人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改革、学科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均衡与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区域院校合作等。要更新理念,把学问做在教坛。





基础教育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指导专题研修班下午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伟所长别出心裁,让学员分组,变身评审官,结合相对较失败的案例、相对成功的案例,学员分组进行分析点评,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教学成果奖的大框架用标题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相互点评优化。以评促学,成效显著。


30日上午,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陈锋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之感悟》主题讲座,陈锋院长与大家分享了三点个人工作感悟,第一,秉承“与时竞进”:长期聚焦教学问题解决研究;第二,培育成果:是一种“慢”的进阶研究艺术;第三,提炼教学成果:精确表达“做”的过程和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朱爱华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怎样练成的——以“跨界学习”项目探究20年为例》主题讲座,朱爱华教授从三个层面分享了她和团队历经20余载在跨学科教育教学领域长期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从“语文+”的探究到“学科+”的跨界研究,从“大成语文”到“大成教育”的领域拓展,从“跨界学习”的路径探索到“完整育人”的系统。她说,向上生长得向下扎根;成果奖,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沈世红教授带来讲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如何写:材料撰写重点与技巧》,沈世红教授从实操角度,讲解了成果奖的材料准备,选题路线,表达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的指导。提出撰写成果奖要聚焦:成果名称表达;萃取:成果概要;关键:解决的问题及方法;提升:成果创新点;显性:成果应用及效;丰实:成果报告。


31日上午,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校本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主任刘英琦做《教育教学成果持续凝炼优化的方法论和着力点——以国家级教学成果为例》主题讲座,刘英琦主任从成果奖申报的义理、学理和事理,持续凝炼优化的方法论和着力点,教育教学成果品质、品相和品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教学成果奖的四个特点:育人导向、注重问题解决、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同时提出了教学成果奖凝练的几种策略:前沿策略、工艺策略、建模策略、辐射策略、凝练策略。



下午,研修班的与会老师们前往成果奖获奖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交流成果培育内容、培育经验,观摩学校的物化成果和呈现形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军介绍了学校的获奖成果和培育心得。

本次基础教育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指导专题研修班暨项目论证闭门会到这里就结束了,值得一提的是29日30日晚的一对一闭门论证会,论证会给予经验分享和一对一的把脉指导。帮助学校早立项、早培育、早见效,为下一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做好充足准备。

517-19,第二届国家级成果奖培育与申报研修班将在上海开班扫码报名了解详情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