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疗愈过程中,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2025年4月2日)来临前,一场由“来自星星的孩子”和专业京剧演员共同呈现的京剧演出在北京上演。
一位特殊儿童演员在演唱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经典选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随着京剧独有的锣鼓点缓缓响起,一位特殊的小演员带来了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经典唱段,她的唱词、动作和神态有模有样,韵味十足。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孤独症儿童和小志愿者们一起为观众呈现京剧形体表演。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3月30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东城区阳光路公益活动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粉墨传情·星心相映”世界孤独症日国粹艺术主题活动在天坛南门剧场举行。活动以京剧艺术为纽带,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成长,助力特殊群体融入社会。
舞台下,结束完表演的“来自星星的孩子”安静地欣赏台上的其他演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东城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智辉在活动上表示,艺术疗愈对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呼吁社会各界携手为特殊群体创造包容、平等的成长环境。
在当天的活动上,北京首个以特殊儿童为核心的京剧艺术公益平台“阳光京韵残疾人艺术团”也正式揭牌。未来,“阳光京韵残疾人艺术团”将联合更多专业机构与企业,探索艺术康复路径,助力孤独症儿童自信成长。
特殊儿童和家长代表为京剧志愿者老师们赠送锦旗。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家与同学们也带来了《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穆桂英挂帅》等经典选段。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董舒琪、京昆系闫世轩带领孤独症儿童与小志愿者同台表演《身段组合》《报灯名》,赢得阵阵掌声。
来自北京多个学校的小学生组成了“小阳光志愿队”,他们与孤独症儿童一起学习、表演京剧。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房威在活动上表示,他们将持续支持艺术团发展,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指导与舞台机会,也让更多青年演员有机会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反哺、回馈社会。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姚志强则分享了艺术疗愈的创新实践,希望能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尽自己的一份力,给特殊儿童带来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记者/裴剑飞
编辑/樊一婧
校对/李立军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