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童祥苓与妻子张南云)
童祥苓早年拜师马连良,是深受戏迷喜爱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表演洒脱自如,融余派、麒派、马派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70年,童祥苓主演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他因主演“杨子荣”闻名遐迩。
鲜为人知的是,童祥苓在银幕上演英雄,生活中却被打成牛鬼蛇神,饱受伤害、屈辱和折磨。
更让童祥苓难以释怀的是,他因此影响了两个儿子的前途。童祥苓生前多次含泪说:我对不起两个儿子,如果不是因为我,他们不是现在这种人生状态。
2024年12月,童祥苓临终时,眼里还涌出愧疚的泪水……
01
童祥苓祖籍江西南昌,1935年3月5日出生于天津。他的爷爷童泗泉当过吉林官产处长。童祥苓的外公是广东南海人,是双妹牌花露水的股东。
童祥苓的父亲童汉侠毕业于天津法政学院,早年在军界、政界任职务,后成为自由职业者,靠写文章挣稿费补贴家用。
童祥苓的母亲陈倩颖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是同学,后在天津慈惠圣功小学任教。
童祥苓上面有3个哥哥,大哥叫童侠苓、二哥叫童寿苓,三哥早年不幸夭亡。童祥苓有两个姐姐,大姐叫童芷苓,二姐叫童葆苓,他在家中排行最小。
父母40多岁才生下童祥苓,非常疼爱他。小时候童祥苓家境贫困,父亲四处求职碰壁,童祥苓的两个哥哥夜里偷偷出去帮父亲往墙上贴求职小广告,还被法租界的巡捕抓了起来。
童祥苓的母亲为多挣钱在学校教了4门课程,下班后她还登门给孩子做家教,来来往往她舍不得坐人力车,一直走着去走着回。
由于走路太多,童母的脚掌上长满了鸡眼,疼痛难忍。
童祥苓的父亲童汉侠思想开明,他读大学时演过文明戏《黑奴吁天录》。童汉侠用墨汁将脸、脖子抹黑,在戏里扮演黑人。为了演这个戏,童汉侠还将辫子剪了。
童寿苓(1920年7月—2022年3月2日)
童祥苓的二哥童寿苓和大姐童芷苓喜欢京剧,那个年代父母反对儿女学戏,但童汉侠却将一双儿女送到北平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京剧。
戏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童寿苓和童芷苓学了一段时间后回到天津,童汉侠便请老师来家里教儿女学戏。因费用昂贵,童家父母经常靠典当东西付老师的学费。
童芷苓胆大泼辣,她爬窗户进戏院看戏,回来后她就琢磨着演。
(童芷苓《尤三姐》剧照)
童祥苓3岁时,在江西同乡会的帮助下,陈倩颖在天津办了一所规模很小的小学。童家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后,童寿苓拜姜妙香为师,童芷苓拜荀慧生为师。
童芷苓是京剧天才,扮相漂亮,嗓音珠圆玉润,渐渐在北平、天津一带有了名气。
1940年,童祥苓一家搬到北平,租住在宣武门外校场二条的胡同里。童汉侠夫妇都不工作了,一心一意辅助童芷苓唱戏。童芷苓很快唱红了,为家里挣了不少钱,于是童家在西四兵马司胡同买了一座大宅院。
02
童氏兄妹合影前排童芷苓(中)与弟弟童祥苓(左)、妹妹童葆苓,后排为哥哥童寿苓、童侠苓
那时哥哥姐姐天天在家里吊嗓子,耳濡目染中,童祥苓也爱上了京剧。
1943年,童祥苓开始学戏,他原名叫童福苓,家里人觉得这个名字不响亮,绞尽脑汁给他改名。最终童祥苓读大学的大哥,给他取名童祥苓。
童祥苓的两个姐姐唱旦角,二哥童寿苓唱小生,家里缺个老生演员,于是童祥苓学唱老生。
为了培养童祥苓,家里人下了血本,童汉侠特意各请了一名文戏、武戏老生,来家给他教戏。
(童祥苓跟随大姐童芷苓学戏)
教文戏的姓刘,教武戏的是高连甲。童汉侠要养刘老师、高老师的全家,不仅给他们房子住,还要支付高额费用。
童祥苓的文化课也不能耽误,母亲还为他请了一位文化课老师来家里。
这样一来,父母为童祥苓请了3个老师,如此高额的费用,都是姐姐童芷苓挣来的。可以说,没有姐姐童芷苓就没有后来的童祥苓。
(童侠苓)
1947年,童祥苓跟着父母和姐姐去上海发展。他的大哥、大嫂留在北平,负责看管房子。
到了上海后,童祥苓的二姐夫石挥参演影片《母亲》,电影中有个京剧《武家坡》的镜头,石挥让童祥苓去扮演。
1949年新中国成立,童祥苓和二姐童葆苓回到北京,大姐童芷苓留在上海。
当时童祥苓才14岁,还是上初中的年龄。于是他报考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的前身),插班读六年级。
年轻时的童祥苓与恩师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
入学不久,学校进行体检,童祥苓被查出肺门扩大。学校怕担责任,让童祥苓退学,但保留他的学籍。
在家养病的日子,童祥苓和大哥童侠苓开始组织小戏班去全国各地演出,挣了不少钱。
童祥苓早年有个女朋友,在他家里学戏(为了培养童祥苓,童汉侠夫妇招了10多个孩子在家里给儿子配戏)。
其中有个女孩姓方,比童祥苓小3岁,两人青梅竹马。1953年,童祥苓想与小方订婚,但父母嫌小方家里穷,坚决不同意。
(张南云剧照)
家人便为童祥苓在辽宁鞍山京剧院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名叫张南云。
张南云出生于1935年,与童祥苓同龄,她是北京房山人,在大连长大。张南云的父亲是一家草根剧团的衣箱,管理戏服,是戏班最底层的人,收入低。
张南云自幼家境贫困,靠姐姐唱戏补贴家用。张南云的姐夫高静轩是天津人,也是京剧演员,与童祥苓的父亲是老朋友。
高静轩主动给童祥苓和张南云保媒,童家非常放心。
03
(童祥苓与张南云结婚照)
1956年5月4日,童祥苓去鞍山与张南云登记结婚。婚后,鞍山京剧团做工作,想让童祥苓加入,但童祥苓的父母在北京,他想回到北京去。于是,童祥苓带着张南云回到了北京。
同年,他们的儿子童预鸣在西四白塔寺人民医院降生了。小家伙长了一个突出的大鼻子,活像童祥苓。
一个星期后,张南云母子出院,但孩子眼睛发炎,整夜哭。童祥苓和妻子年纪小,孩子一哭他们就害怕。母亲帮助他们照顾孩子,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1957年,童祥苓与妻子带着儿子随大哥大嫂一起去了上海。不久,一行4人都进了上海京剧院。周信芳院长对童祥苓夫妇非常重视,给童祥苓定的工资是每月350元,张南云每月300元。
(童祥苓与周信芳排演《海瑞上疏》)
童祥苓夫妇与哥哥姐姐等7人都在上海京剧院二团,可以说二团是“童家班”的天下,不管排哪出戏,他们家都有人演主角。
童家人的冒尖遭到一些同行的嫉妒,因技不如人奈何不了,他们只得将仇恨埋在心底。
后来特殊年代来临,那些同事将积攒的仇恨统统发泄出来,疯狂迫害折磨童家人。
1965年,上海京剧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进行调整。由于杨子荣增加了一些马舞,对唱腔也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演员达不到,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不得已让童祥苓饰演杨子荣。
(童祥苓饰演的“杨子荣”)
(童预鸣与弟弟童孝天)
1966年,童祥苓夫妇的小儿子童孝天(也叫童胜天)在上海降生了。哥哥童预鸣比弟弟大10岁,父母不在家时,他负责照看弟弟。
特殊年代来临,童芷苓最先遭受冲击,被抄家,没完没了地批斗,后被关进牛棚。工宣队、军宣队的造反派将她装进麻袋里,从一楼拖到三楼,又从三楼拖到一楼,童芷苓全身伤痕累累。
童祥苓受姐姐的牵连,同样遭受批斗。幸亏他饰演的“杨子荣”无人能够替代,否则他的命运不知会有多惨。
1969年,童祥苓去北京拍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剧组不让他回上海,也不让他去看望同在北京的二姐和父母。
(张南云饰演的“江水英”)
童祥苓整整两年多没有回上海的家,妻子张南云子在《龙江颂》剧组扮演“江水英”,她一边排戏还要一边去农村劳动。
上海京剧院一位马姓女领导也是《龙江颂》的主演,经常批斗张南云,给她设置各种障碍。后来张南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她饰演的“江水英”被人取代了。
04
童祥苓夫妇的小儿子童孝天长相漂亮,遗传了父母优良的艺术基因,4岁就会唱《沙家浜》中的唱段“朝阳映在阳澄湖上”。
童孝天还跟着收音机里念《奇袭白虎团》中的对白,抑扬顿挫,语感非常好。
(童预鸣与爷爷童汉侠)
他从小就缠着童祥苓,说要学京剧,童祥苓夫妇也有意培养小儿子。
然而特殊年代来临,两个儿子的命运都因为童祥苓被改变了。
大儿子童预鸣在学校里受欺负,经常挨打。后来学校停课了,否则他会被打死。
童祥苓在北京拍电影时,童预鸣在马路上走,被抄家的人骑车撞断了左腿,骨头从肉里穿了出来。肇事者看了童预鸣一眼就扬长而去,他疼得昏死过去了。
(童祥苓夫妇与儿子童预鸣)
上海京剧院一位姓陆的师傅好心背着童预鸣去了华山医院,医生为他接了腿,可童预鸣的腿接歪了,必须要重接。
一位骨科专家在没有给童预鸣注射麻醉剂的情况下,将他的伤腿扭断,重新接上,童预鸣疼得昏死过去。
童祥苓从妻子来信里得知这些,心被撕裂了,泪如泉涌。
1970年,《智取威虎山》杀青,童祥苓回到上海的家。妻子张南云全身浮肿,家里一贫如洗,床上连一条褥子都没有,席子下面垫着纸板。童祥苓落泪了。
1971年,学校还没有复课,童预鸣为自己前途担忧。这时童葆苓在北京某部队文工团辅导京剧,与首长谈起了她的弟弟童祥苓。
得知童祥苓的处境,那位首长非常同情,同意接纳童预鸣当兵。于是14岁的童预鸣光荣入伍,来到北京某部当兵。
(童预鸣军装照)
在部队里他训练特别刻苦,训练时被打掉了9颗牙齿,腰部、腿部受重伤。
1974年,童孝天9岁了,报考上海五七京剧班。张南云在这里当老师,儿子考得很好,但因为是童祥苓的儿子,童孝天没有被录取。
童祥苓气不过,与招生老师理论,对方回答他:于会泳说了,童孝天不够红三代标准,不予录取。
于会泳就像压在童祥苓头上的一座山,是他悲情命运的直接制造者。
(童祥苓夫妇与梅兰芳)
1976年,童预鸣从部队复原,本来能进机关,由于他是童祥苓的儿子,被分配到上海一家工厂当钳工。
同年,童祥苓让小儿子童孝天报考上海戏曲学校,张南云早就在该校任教,童孝天又去参加考试。
他唱、念、做、打发挥得都很好,但校方就是不录取他。而上海京剧院很多子弟都被录取了,这给童孝天带来巨大心理伤害,小小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
童祥苓性格刚烈,去学校询问原由,领导说:这是市文化局的意见。
(1976年,童祥苓饰演《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童祥苓又赶到市文化局,对方说这是于会泳的意思。文化局的领导还训童祥苓:为什么演员的子女都要当演员,唱戏也要世袭制吗?
童祥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觉得自己影响了两个儿子的前途,离开文化局,他蹲在路边哭了。
05
1977年,童预鸣结婚了,妻子是张南云的学生,在上海京剧院工作。
婚后夫妻俩生下了儿子乐乐。上世纪90年代,童预鸣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他下岗了,夫妻经常发生矛盾。
(1982年赴香港演出《桑园会》,童祥苓饰秋胡,张南云饰罗敷女)
妻子与童预鸣闹矛盾还有一个原因:童祥苓夫妇在上海京剧院一直受排挤,儿媳跟着受牵连。京剧院所有的演员都出国演出了,就是不让童预鸣的妻子出国,这让她非常压抑。儿子婚姻不幸福,给童祥苓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两个儿子都没有正式工作,在家里待业,童祥苓没少掉泪,觉得是自己误了儿子。
1993年,童祥苓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与妻子带领两个儿子,开了一家小餐厅。童祥苓办理退休后,上海京剧院继续排挤他的儿媳,不给她安排演出,让她在家里待岗。这样一来,童预鸣家里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夫妻感情越来越差。
童祥苓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开小餐厅,请不起大厨和服务员,所有的活全是自己干。
在开店的过程中,童孝天收获了一场好姻缘。上海延安西路工商银行就在餐厅对面,在银行上班的孔晓瑜经常来店里买馄饨。童孝天长相帅气,嘴巴甜,与孔晓瑜恋爱了。
2000年两人在上海结婚。小儿子在这边结婚,大儿媳在那边闹离婚,童祥苓夫妇给大儿媳做工作,没有任何效果。
小儿子结婚不久,大儿子就离婚了。儿子乐乐已经初中毕业了,童预鸣将房子留给了前妻和儿子,自己出去租房住。
(童祥苓夫妇与两个儿子和孙子乐乐)
后来拆迁,童祥苓的餐厅倒闭了。童预鸣四处找工作,还在建筑工地扛过包。上海一位朱姓领导喜欢听童祥苓的京剧,得知童预鸣的处境,便将他安排到上海一家宾馆当保安。
儿子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童祥苓哭了。
2013年,单身十多年的童预鸣与小学同学赵颖再婚了。大儿子成家后,童祥苓和妻子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童祥苓夫妇与儿媳赵颖)
童祥苓夫妇将不多的养老金拿出来,给童预鸣夫妇买了一套小房子。赵颖非常孝顺,丈夫照顾公公婆婆时,她也经常过来帮忙。
两个儿子的婚姻都稳定幸福,晚年的童祥苓心里有一丝慰藉。
2024年12月2日,童祥苓因心衰不幸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享年89岁。
(童预鸣(后左)与父亲童祥苓、母亲张南云合影)
童祥苓病重期间,两个儿子在医院照顾他。临终前,童祥苓老泪纵横地向儿子道歉:对不起,爸爸影响了你们的前途。如果你们不是生在童家,人生也不是现在这个状态。童预鸣和弟弟都哭了:爸爸,有你这样的父亲,我们很自豪!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