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3月30日—4月30日,《天上大风——朱新建的桃花源》艺术大展在南京爱涛画廊举办。作为中国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朱新建以其颠覆性的笔墨实验,构建了一座跨越传统与当代的“桃花源”。本次展览集结其生前140余件精品,系统呈现其艺术生涯的美学历程,不仅是对这位艺术叛逆者的致敬,更为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全新视角。
朱新建的作品打破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化表达,将市井烟火与哲学思辨、东方禅意与西方波普融为一体,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学院等机构收藏。个人画集《水墨之源》《脂粉俗人》等成为研究新文人画的重要文献。
朱新建也是中国当代水墨的转型代表,笔墨具有一套自我编程的有机生命体。他撕开文人画程式化的图像表达,以破坏性重构的笔墨实验,打通传统文人画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经脉。
朱新建的作品里,徐渭草书的癫狂能量注入到了马蒂斯的色彩矩阵之中,敦煌飞天的飘带被化作胡同里晾晒的衣衫,陈洪绶奇崛的罗汉面相与梳妆台前美人的娇媚巧妙融合。在水墨的二维空间里,朱新建构建了世间百态、芸芸众生。
本次展览是继2019年《人间如梦——朱新建手迹展》、2024年《天上大风——朱新建纪念展》之后,第三次系统性梳理朱新建艺术的学术大展。策展团队通过跨媒介展陈与文献互文,将作品置于传统与当代的引力场中,揭示水墨基因的裂变轨迹。
此次《天上大风——朱新建的桃花源》艺术大展共集结了朱新建生前140余幅精品之作,涵盖其各个时期的典型作品,系统性呈现朱新建从市井叙事到哲学思辨的美学历程。
朱新建早期的作品以市井人物为主,笔触粗犷却饱含温度;中期作品《美人图》系列以现象学视角凝视生命本真;晚期则转向更为抽象的实验,山水画中传统气韵与即兴笔触达成生态平衡,花鸟画里东西方符号的跨世纪对视直击人心。特别展出的手稿部分,堪比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的发明草图。
项目策展人、爱涛画廊主理人王显东表示,朱新建的创作是“裹挟传统基因与当代能量的美学飓风”,其价值在于重构中国水墨的时空坐标。展览通过跨地域作品征集与图像学解构,还原了朱新建的艺术谱系。
(策展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