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宁县井江镇一桩持续六年的叔侄土地纠纷在县镇两级综治中心的联动调解下成功化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新建通道顺利竣工,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矛盾画上圆满句号。

矛盾溯源:家族互助变积怨

2016年,井江镇村民张成军(化名)建房时,其叔张先治(化名)主动让地供其修建临时车道,彰显家族情谊。然而,2018年,张先治因晒坝通行问题封堵道路,双方爆发肢体冲突并导致张先治住院。此后6年,镇村多次调解未果,矛盾逐步升级至持械对峙。

联动攻坚:专业调解破僵局

2024年10月,镇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矛盾纠纷平台上报该案,县综治中心迅速启动“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组建由全国优秀调解员吴诗华带队,镇村调解员及县级法律专家参与的专项调解组。调解组驻村4个月,通过实地勘察、走访群众,采取“亲情+法治+资源置换”组合策略,最终于2025年2月5日促成协议:张先治无偿提供土地供张成军修建新的出行通道。


(达成协议当日,双方皆大欢喜)

经验启示:情理法融合 防矛盾升级

本案中,基层调解员“知根知底”的优势与县级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形成互补,既从情感上疏导当事人,又以法律明晰权责。县镇两级根据风险动态调整处置方式,在矛盾濒临恶化时全程驻村管控,有效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

此次调解是长宁县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为化解积年矛盾提供了“分级预警、多元协同”的实践样本。

来源:四川法治报 长宁政法

【正文完 】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主题关注【宜宾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发送【最新】即可查看最新资讯

编辑:范宾丨责编:杨俊伟丨编审:殷靖翔

监制:易强

关注零距离视频号

↓热门视频不容错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