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纵使科技如此发达,人们对一些古代预言还是充满着敬畏,这些预言无法用科学解释,但却也真的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印象和困惑。中国历史上也存有四个著名预言,前三个都已经一一实现,唯独最后一个世人一直避讳至今。就因为前三个预言的精准无语,精准的推测到了事情的发生,第四个预言一直被后人所惧怕,这究竟是什么呢?
先说一下这四个预言的来源,这些预言都不是一个所著,都是古代历史家汇聚群力得来的。历史上有非常多的预言家,像李淳风、袁天罡、刘伯温等这些人对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历史上还有非常多的预言,只不过这四个预言的影响巨大,甚至还有史书记载。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第一个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公元前223年,那个时候的秦国和楚国实力并不相当,秦国的实力甚至可以灭六国。但还是有传言,灭掉秦国,必定有楚国的一份力。等到公园前207年,刘邦攻打咸阳,秦朝灭亡了,竟然真的是楚人带的头。这个预言从一开始的不可轻信,到最后的一语成谶,让很多人不得不对预言信以为真。
谁也没有料到,当初的弹丸之地,竟有如此大的野心。早在几十年前,楚国和秦国就有过联姻,两地关系并不差。但因为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会盟武关,最终令楚怀王死于秦国后,楚国人开始对秦国存有不满。很多百姓都认为是秦国虐待楚怀王,才令他暴毙于秦国。一气之下,楚国南公才说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这句预言当时也是悲愤之下所出,并没想到真的会成真。秦朝统一六国后,本应该局面大好,没想到秦国开始暴政,让很多百姓都不服,导致非常多的起义。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这也算是一个起带头作用的农民战争,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带动了那些对秦国有偏见的仁人志士。最后秦国也败在了自己的统治之下。
第二个预言:似觉无虞,只恐燕子来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怕根基不稳,便向丞相刘伯温请教。一开始刘伯温并不想谈,但迫于朱元璋的真诚求教,刘伯温最终只说出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来”的预言。
燕子实际上就是燕王朱棣,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其实就是暗示朱棣可能会自己称帝。但无凭无据,也不知从何说起。朱标早逝后,将皇位传给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就存在了很多问题。朱允炆的统治腐败,引发了诸多问题,他甚至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削藩。
这一下就引发了朱棣的不满,等到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战争,历时三年,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自己登基称帝,实现了刘伯温口中的预言,并自己开创了永乐盛世。刘伯温的精准推算其实并无根据,朱棣本身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皇帝。
他没当上皇帝之前,也是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为明朝拓展疆土。有这么大的雄心和抱负,自然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国家毁于昏君之手,这次变动,只不过是明朝初年复杂的权力斗争的结果罢了。
第三个预言:叶赫那拉灭清
明朝年间,努尔哈赤崛起,势力开始不断的扩张,最终消灭了叶赫部。但在业赫部首领死之前,留下了一个预言,就是叶赫那拉一定会灭掉女真族。
可这么一个普通的部落,叶赫那拉真的能灭掉清朝吗?直到清朝建立后,历史走向越来越接近预言,叶赫那拉氏逐渐成为清朝的重要家族之一,直到慈禧太后开始掌权。作为叶赫那拉的一员,慈禧太后的统治必定会加速清朝的灭亡。
果不其然,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没多久,清朝就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中走向灭亡。最终还是叶赫那拉灭掉了清朝,和预言惊人的吻合。这仿佛就像叶赫那拉的诅咒,在历史中得到了检验。一开始叶赫那拉对努尔哈赤就充满了仇恨,随着清朝晚期政治的腐败,叶赫那拉式的命运无形中和清朝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第四个预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疆尼雅遗址的一座古墓中,有一块汉晋时期的织锦护臂,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大字。这便是最后一个历史预言,这古墓一出土,引发了众多学者关注。
这一发现,让人不禁回想起了汉朝。有一次五星聚集在东方,随后汉朝就打败了匈奴,成为了世界上的强国。很多人认为这一预言真的可靠,甚至是天佑的现象。虽然现在这一预言并没有真的实现,但还是令很多人充满着期待。
但现在的国际形势并不是很简单,很多国家看似和平、团结其实存在很多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这个预言开始被世人避讳,因为充满着不确定性,这只是对中国有利,那么其他国家必定会心存妒忌。索性直接把这个预言闭口不说,但作为中国人一份子,对这个预言还是充满着期待。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天文现象的精准预测,更是对国家未来命运发展走向的思考,在精神上激励着中华儿女。也许真的会有会五星聚集的一天,但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也没有人真的去测量这一天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预言,前三个预言都已经一一应验,虽然很神秘也非常的不可置信,但它们就是发生了。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奥妙不为人熟知,但人们对预言还都承有敬畏之心。这些事情连科学也解释不了,或许是一种历史巧合,或许是一种文化遗迹。这都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当下的生活,过好今天才能把握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趣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名的4大预言是什么?有三个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