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作者:张茜菲
*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截图用于商业用途及学术研究用途
病例点评
01
杨爱民 副主任医师 点评
一.AIR的发生不可预测。之前没有发生麻醉意外的患者可能在后来的麻醉中发生AIR。AIR的不可预测性可能和麻醉药物的使用时机和病程有关。对于如果已经确诊或高度怀疑的DMD患者,要避免使用吸入麻醉药和琥珀胆碱。
二.由于该类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比较敏感,且患者呼吸肌可能被累及,拔管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气道梗阻等,因此最好选择延迟拔管,同时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
三.术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及(或)家属风险。因DMD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并且属于罕见病,告知家属如因任何原因需要再次接受麻醉时,一定要主动告知麻醉医生病情,并强调要避免使用吸入麻醉药和琥珀胆碱。
四.关于输液的思考。没有相关文献提到禁用含钾溶液。本例患儿术前禁食水,并行肠道准备,出于补充电解质的考虑,术中选择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但是,考虑到该患儿的疾病特殊性,安全起见是否输注糖盐水更合适?
02
吕慧敏 副主任医师 点评
一.术中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避免使用吸入麻醉药以及琥珀胆碱。术中要进行体温监测,尿量尿色监测等。同时术后的呼吸循环管理也很重要。
二.关于术后镇痛。由于此类患者的特殊性,用药尽量简单化,复合神经阻滞例如骶管麻醉是很好的选择,既可以提供完善、满意的镇痛,同时又能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如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泵的药量要比正常患儿用量减少。对于DMD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镇痛需要谨慎,有报道其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但是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三.这类高风险特殊患儿手术前,一定要和外科医生以及手术室协调,应在手术当天首台进行,并且要做好多学科合作的准备,比如新生儿科、ECMO团队等。
四.关于液体的补充,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问题。由于此类患者发病机制是抗肌萎缩蛋白-糖蛋白复合体的不正常,使肌肉细胞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易被某些因素诱发而出现肌肉细胞破坏,从而导致横纹肌溶解,高钾血症等高风险,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谨慎输注含钾类液体,以免增加患儿风险、增加病情的复杂性,术中可以根据监测酸碱、电解质等的情况进行调控。
张茜菲| 本期作者
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现为郑州大学一附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