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个画画的,
他的画看起来明亮、滚烫,
连星星也画得像打着转的太阳。
爸爸说那不是自己的画,
那是对大艺术家梵高作品的临摹。
他梦想去看梵高的作品,
于是,我们飞到了荷兰,
闻到了郁金香的芬芳。
看到原画的那一刻,
爸爸流着泪说:
“不一样,不一样……”
艺术,究竟是什么?
172年前的今天,荷兰后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了。说起梵高,脑海里就像打翻了调色盘。他的画,带着滚烫的生命力。《星月夜》里旋转跳跃的星云,夸张扭曲的线条,蓝色和黄色碰撞出神秘又热烈的氛围,感觉下一秒就要把人吸进画里,跟着星星一起舞动✨。《向日葵》中橙黄的花瓣像是被太阳点燃,每一朵花都昂首挺胸,充满了对生活炽热的爱与渴望。
梵高一生坎坷,却用色彩诉说着内心的澎湃,他的画,不只是一幅幅作品,更是他灵魂的呐喊。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得主戴芸与韩国画家李明焕送给3—7岁孩子的艺术启蒙绘本——《我的梵高爸爸》。
艺术教育越来越普及,为什么我们却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
普通人和艺术之间的“隐形隔阂”究竟是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梵高,但普通人也能拥有梵高的力量。
❤️这本书能让我们的心离梵高近一些。
如果一个孩子将要通过一本图画书和梵高初次相遇,希望他看到的不是奇闻逸事,也不是高深的艺术史和技艺讲解,而是梵高与一个生命相遇和碰撞时迸发的执着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