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燃料供应不足、电厂设备故障,频频引发全国性停电危机——这样的事情竟在当今时代反复上演,令人唏嘘。

最近,古巴多地再次陷入大规模停电。首都哈瓦那街道路灯骤然全熄,交通信号灯停摆,医院启动备用电源以维持运转。街区一片漆黑,居民需打着手电筒出行。自2024年10月以来,这样的全国性停电在古巴已经发生了4次,长达数个小时的区域滚动停电更是常态。另有资料显示,过去10年间,古巴经历大小停电无数次,最长的一次持续超过72个小时。

大停电凸显了古巴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也再一次让美国制裁的恶劣后果浮出水面。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1961年,美古断交。1962年2月,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不仅禁止美国企业与古巴做生意,还威胁制裁与古巴有经贸往来的其他国家,企图从经济上彻底扼杀古巴。至今,这场单边制裁已延续了63年,堪称“美国外交政策中最长久的系列制裁”。

从燃料、粮食、日用品、药品到资金,美国的封锁几乎覆盖古巴各个领域。能源领域更是首当其冲,这一方面导致当地发电燃料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古巴难以引进先进的发电设备和技术,已有设备也得不到更新维护。

古巴当前的发电设备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当前能正常运行的热力发电机组低于50%,发电厂也大多超出了计划运行寿命。自2019年以来,古巴曾先后从土耳其租用了8艘浮动发电船,但由于燃料短缺,部分发电船运行能力受到影响。

近年来,在古巴电力系统本就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美国又进一步加紧了对古巴的制裁。主要内容包括,激活1996年颁布的《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条,加强对古巴的封锁,尤其是切断了古巴使用外汇、通过国际金融体系购买能源燃料的渠道,并规定任何停靠古巴的船舶在半年内禁止停靠美国等。

此举进一步加重了古巴电力困境:短短几年间,加拿大企业谢里特公司缩减了在古巴的电力投资;美国通用公司也因为向古巴发电厂提供涡轮叶扇,被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罚款270万美元。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长期全面制裁与贸易禁运,是造成该国电力系统频频崩溃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数年的经济制裁和能源短缺危机,还深度渗透古巴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严重伤害了古巴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于长期缺电,古巴工业系统极不稳定,工业生产频繁中断。制糖、烟草等国民支柱产业时常因断电限产停产,企业开工率极不稳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古巴经济陷入衰退泥潭。此外,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和剧烈震荡的汇率也持续推高当地生产生活成本。2024年古巴经济增长率为-1.9%,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在美国制裁下,古巴深陷“能源短缺—电力瘫痪—经济失血”的闭环困境,使其难以积累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以实施有效的自救措施。

其实,古巴并不是个贫油国。尤其是最近几年,古巴不断探明新的石油矿藏。但这些油田主要集中于北部墨西哥湾深水区,陆上及近海资源则多为高黏度重质原油,开采成本高且需要较为复杂的提炼工艺;深水开发更依赖深海钻井平台等尖端技术。在美国长期制裁阻碍下,古巴难以像其他石油生产国一样,正常获得设备、技术与资金支持,导致开发进程迟滞。根据古巴国家统计和信息办公室此前公布的数据,古巴每天大约需要12.5万桶石油,自给率还不到三分之一。

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古巴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中。为摆脱能源结构单一问题,古巴提出恢复国家电力系统的计划(SEN),并将重点放在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方面。古巴计划到2028年建成92座光伏园区,发电量超过2000兆瓦。同时,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也被列入新能源转型规划中。但就目前来看,这些新项目虽然仍在推进,但进展普遍缓慢,资金短缺导致项目屡屡延期。

事实上,无论是发掘更多传统能源,还是进军新能源领域,专家们都给出过不少解决方案。但只要算一算账就会明白,这些方案基本都超出了古巴的经济承受能力。古巴独立顾问埃米利奥·罗梅罗指出,国家电气系统“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需要1亿美元才能完全重新激活古巴能源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他国援助算得上古巴为数不多的“救命稻草”。从21世纪初开始,委内瑞拉按照加勒比石油计划等协议或以医疗服务为交换条件,以优惠价格向古巴提供石油。自2018年起,墨西哥也通过运油船周期性向古巴运送石油。除此以外,中国也向古巴新能源项目提供投资或援助,近期中国援助古巴的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首批物资已正式交付。

然而,这种外来援助不仅受到美国严密监管甚至制裁,也存在高度不稳定性。

自2015年起,委内瑞拉由于自身危机大幅削减对古巴的石油出口,造成古巴能源供应出现巨大短缺。2024年委内瑞拉对古巴的石油出口量与2023年相比大幅下降了42%。自今年2月起,委内瑞拉重新增加了对古巴的石油供应,但距离补齐古巴发电所需的能源缺口仍相差甚远。

以今年2月28日的大规模停电为例。古巴国家电力联盟的报告称,当日发电量为1695兆瓦,而最大需求为3250兆瓦,缺口高达1555兆瓦。在电力短缺情况下,古巴部分地区每天停电时间甚至长达8个小时。停电导致居民冰箱里的食物变质,空调无法使用,许多医疗设施无法正常运转,严重威胁当地的公共卫生安全。此外,全国逾三成中小学校被迫实行半日制教学,工人工作时间也不得不缩短,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巨大冲击。

要真正解除古巴断电危机和当地人民的困境,关键还是在于打破美国的制裁枷锁。

当前,美国“以大欺小”已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一个典型案例是,自1992年以来,联合国大会连续32年通过结束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决议,投赞成票的国家从最初的59个增至2024年的187个,仅美国和以色列反对,堪称联合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正如古巴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呼声:“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电,更是尊严。”

但遗憾的是,本届美国政府再次重拾“极限施压”战略,不仅废止了前一届政府对古巴制裁的部分豁免条款,还叠加实施多项新型制裁,比如将古巴重新纳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发布《限制名单》以及启动针对古巴医务人员的签证限制等措施。虽然,古巴政府为解决自身电力危机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综合来看,受制于自身实际困难与美国“长臂管辖”,古巴能源“长夜”依旧漫漫。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俊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