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1日20时30分
澳大利亚悉尼市约220万户的居民
和2000家企业集体断电一小时
悉尼的地标性建筑悉尼歌剧院
亦熄灭主体灯光
这便是全球性节能环保行动
“地球一小时”的首次落地
以此为起点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出全球倡议
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当地时间20时30分
个人、社区、企业、行业和政府
自愿关上
不必要照明和耗电产品一小时
表达对自然保护的关切
与对环保行动的支持
来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视频号
截至目前
活动已获得超188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
但与此同时
关于“电”的讨论也纷杳而至
“全国一起关灯是否会给电网造成冲击?”
“发电厂不得瘫痪了?”
在“地球一小时”主题的视频评论区
网友们发出诸多质疑
那么这些忧虑是真的吗?
我们邀请3位电网人进行了一场圆桌讨论
看视频,知真假
(视频结尾有彩蛋,不要错过哦~)
总结一下
从结论来说
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会对发供电
造成毁灭性打击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
居民照明用电本就不是用电大头
二是
当前我国发供电系统
有着瞬时响应的智能调节系统
三是
依托现代储能等设施
电网有了调节安全池
但该活动也不是作秀
如果全国人民真的都能响应活动
其节约的能源量也是可观的
当然
相比于只在这1小时关上不必要的照明
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才是根本诉求
好了
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
详细版文字内容贴在下方供大家学习
让我们携手
让地球母亲“不必流浪”
Q1:假设全中国在这一小时内同时关灯,会发生什么?会对电网造成影响吗?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社会平均每小时用电量约11.25亿千瓦时,其中照明用电占比13%。若同步关灯,将瞬时减少约1.46亿千瓦负荷。
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将毫秒级响应——火电厂锅炉蒸汽量缓降、水电站导叶开度微调、新能源场站柔性限电,通过多能协同的“负负荷爬坡”,在0.1赫兹的电力平衡精度内完成全网发电功率调节。
而且由于活动参与者存在关灯时间差,负荷变化呈现梯度递减特征,不会形成瞬间功率突变。所以,“地球一小时”产生的电力变化,在电网系统的调节范围之内,完全可以hold住。
Q2:如果大家都突然减少用电,发出来的电会浪费吗?
由于电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发、用电需保持实时平衡。电力系统中有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等成熟的调节机制,可以根据负荷需求实时调整发电机出力,保证使全网发电与需求相匹配。
此外,储能技术也能“吸收”多余的电量。比如,位于江苏金坛的世界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利用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的盐穴资源,建成后单次充电即可储存电量达280万千瓦时,提升地方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假如全国一起关灯,同时发电量也没有被实时调节,启动52个这样的“充电宝”就能把多发电量全部“吸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