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援引路透社报道,近日,西非内陆国家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陷入一场能源震荡。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签署紧急政令,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津德尔炼油厂(Soraz)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WAPCo)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同日,尼日尔旅游部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
有媒体就“尼日尔驱逐三名中国石油高管”一事致电中国石油新闻处求证,对方表示“不掌握相关信息”。
尼日尔是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人均GDP不足500美元。
在2023年之前,尼日尔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没有开采出口一桶原油。
在此之前,欧美国家反复勘探,没有找到一滴油,认为尼日尔一穷二白,没有希望,于是纷纷退出尼日尔。
关键时刻,还是中石油顶住了压力,在2003年,中石油投资50亿美元建成了两大油田,一个炼油厂,完善了相关的原油管道。
20年里投资50亿美元,终于在2023年5月有了收获,第一批100万桶尼日尔原油出口创汇。
尼日尔将借助资源优势,实现国家财富的大积累。
中油国际(尼日尔)公司(资料图)
近日,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出来了一个他们的“心病”,原来,在尼日尔军政府看来,中企在人员的薪资上面,有着巨大的“不公平”。
明明都是在一家企业里工作,但从中国过去的那些高管们,却拿着8674美元的月薪,而他们尼日尔当地的员工,却只能拿着1200美元的月薪,这差距实在太大,他们无法接受,所以认为,这是“瞧不起”的意思。
因为军政府没钱,到国际机构他又贷不到,所以先我们就先给了他4亿美元,当成一个贷款性质,我们是要收取7%的利息的。尼日尔到时候,就是用这个石油来还钱,现在贷款基本上是收回来了,但是尼日尔军政府立马就翻脸,说是要补交一亿多的税款,从以后中国的收益中扣除。要真是这样的话,这尼日尔军政府那就是敲诈勒索,直接抢钱了。至于说没收中资46亿美元的资产,开出了800亿美元罚款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消息来源。
尼泊尔(资料图)
尼日尔军政府2023年上台后,外交路子就有点飘忽不定。先是把美军赶走,现在又对中国下手,外界猜来猜去,觉得这可能跟大国博弈脱不了干系。有人分析,尼日尔可能是想向西方靠拢,由于实在想不到好的办法,所以才用清理中企当投名状。毕竟非洲的资源从来都是香饽饽,谁能分一杯羹,谁就得站好队,对中国来说,这场风波可不只是4亿美元的损失那么简单。
尼日尔国土面积的75%被撒哈拉沙漠覆盖,但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中石油等在新世纪初进入尼日尔开拓,这次尼日尔军政府的勒索是20多年里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
我们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交涉、处理好当下的这场危机,中国官方目前尚未提供相关公开信息,恰恰表明有关交涉行动正在进行中。中国政府绝不会允许中国的资产被肆意侵占,非洲国家任何想在国际上获得承认和立足的政府都不能对中国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长时间犯浑,它们经受不起那样做的长期代价。
石油开采员工(资料图)
由于中国技术人员和高管的撤离,国内仅有的几家主要石油公司陷入瘫痪。
全国石油产量暴跌70%,曾经日产原油9万桶的阿加德姆油田如今产能大幅缩水,这对于依赖石油产业的尼日尔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石油产量的暴跌直接引发了严重的油荒,全国陷入了无油可用的窘迫境地,黑市石油价格蹭蹭蹭的往上涨,原本普通民众能够承受的油价,如今变得高不可攀,说到底,最终受罪的还是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