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重庆霜冷的清晨,阳光穿透监狱灰暗的窗户,照在张波枯槁的面容上。
这个曾亲手将自己一双儿女从15楼抛下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戴着沉重镣铐与母亲含泪告别。
"妈,对不起。"他嘶哑的声音中满是懊悔,泪水顺着面庞无声滑落。
但是这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其实这件事情还要从张波和陈美霖说起。
2016年,张波和陈美霖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众人看好。陈美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是个大学本科毕业生。
而张波呢,只有小学文化,来自农村,婚前就是个实打实的小混混。
可爱情这东西,有时候真能让人昏了头,陈美霖不顾父母苦口婆心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张波。
婚后,日子过得倒也快,短短两年,她就接连生下了两个孩子。
后来,张波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人也开始飘了,瞧不上自己的妻子了。
就在2019年,他结识了富家女叶诚尘。叶诚尘年轻漂亮,家里还特别有钱,在张波眼里,这就是能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的绝佳机会。
张波立马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开始死缠烂打地追求叶诚尘。没费多大劲儿,两人就好上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叶诚尘很快发现张波早就成家,还有两个孩子。可她不但没选择离开,反而拿这事威胁张波。
在叶诚尘的步步紧逼下,张波在2020年2月和妻子协议离了婚,还商量好女儿由陈美霖抚养,儿子先由张波带,到6岁再还给前妻。
但是叶诚尘依旧不罢休,她觉得,即使是离婚了,可是孩子还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叶诚尘直截了当地跟张波说:有那俩孩子在,咱俩就别想幸福,我也不可能和你真正在一起。还不停地催张波赶紧把孩子“解决”掉。
在两人那多达17000条的聊天记录里,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们长达数月的谋杀计划。
最开始,他们打算制造车祸,伪装成意外。可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够“自然”,最后琢磨出一个更可怕的高坠方案。
2020年11月2日,张波心怀鬼胎,打着“想女儿”的幌子,向前妻施展花言巧语,诱骗她把年仅2岁的女儿送到自己家中。
前妻一心想着满足孩子爸爸看女儿的心愿,哪曾料到,这竟是一场恶魔精心策划的阴谋。
下午3点左右,趁母亲外出的空当,家中只剩年幼的女儿和1岁的儿子。
张波这个狠心的父亲,毫无怜悯之心,他走到正在飘窗玩耍的女儿和儿子身旁,突然伸出双手,一把将两个孩子的双腿抱起,没有丝毫犹豫,用力将他们掀出了15楼的窗外。
女儿当场就没了气息,儿子被紧急送往医院,却也没能挽回生命。
案发后,张波迅速开启了他的“表演”。他穿着睡衣,慌慌张张冲下楼,跪在孩子的尸体旁,大声嚎啕大哭,试图营造出孩子“意外坠楼”的假象。
可警方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稍微一想就觉得不对劲,1岁多的孩子连走路都不稳当,怎么可能独自爬上1米多高的飘窗呢?
而且,两个幼童怎么会先后坠楼,而非同时呢?这些不合常理的地方,像一个个红灯,瞬间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警方在检查张波手机时,发现所有聊天记录被删得干干净净,这反常行为更是让警方警觉。好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那些被删除的数据恢复了。
结果一查,可把警方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张波和叶诚尘竟然谋划了长达数月的杀子计划。案件性质一下子从意外,变成了令人发指的蓄意谋杀。
2021年7月26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面对铁证如山的聊天记录,张波和叶诚尘当场认罪。
可到了12月28日,法院一审判决两人死刑后,他们又不老实了,提出上诉,还当庭翻供。
张波声称孩子坠楼是意外,叶诚尘则狡辩说自己有精神疾病,那些聊天内容不过是“发病时的冲动商讨”。
但正义不会被轻易蒙蔽,2023年5月1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24年1月31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那两个曾引发全民公愤的罪人——张波、叶诚尘,即将接受法律最严厉的制裁,被执行注射死刑。
临刑前,法院依照程序,安排二人会见了近亲属。
张波在那狭小的会见室里,终于见到了老泪纵横的母亲,这短暂的相聚,成了他们母子此生最后的告别。
张波与叶诚尘犯下的罪行,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只因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突破了人性的底线。
都知道那句“虎毒尚且不食子”,可到了这两人这儿,这话就像个笑话,被他们彻底颠覆。
张波那扭曲的动机,完全是因为极端的自私和功利心在作祟。在他眼里,自己的两个孩子,竟成了他迎娶富家女、一头扎进上流社会的绊脚石。
一想到能“少奋斗几十年”,过上梦寐以求的奢华日子,他就被欲望冲昏了头脑,鬼迷心窍地选择了最残忍、最极端的方式,要把这两个“障碍”给清除掉。
叶诚尘的心理就更复杂得像团乱麻了。她作为富裕家庭里千娇百宠的独女,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要啥给啥,久而久之,养成了极端自我中心的性格。
她对张波孩子的厌恶,可不单单是因为“不愿当后妈”这种常见的世俗想法,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占有欲在作怪。
在她的世界里,根本无法容忍张波的生命中,有任何比她还重要的人或者事存在。
一旦张波在罪恶的边缘有所犹豫,她就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以割腕自杀相威胁,一步步把张波往更黑暗的深渊里推,最终导致了那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
再看看他们的聊天记录,简直不堪入目,字里行间充斥着语言暴力,充分暴露了两人道德感的彻底沦丧。
他们居然把两个活蹦乱跳、天真无邪的孩子称作“问题”“障碍”,讨论怎么“解决”孩子的时候,就跟商量着处理一件没用的旧物品似的,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和人性。
这种把人不当人的语言策略,其实就是他们实施暴行的心理前奏。
只有当这些施害者完全不把受害者当成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权利的人时,那种令人发指的极端暴力才有可能发生。
并且在二审之前,张波连续给前妻陈美霖写了四封忏悔信,信里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什么“坐二十几年牢出来后尽我所力地补偿你”。
可陈美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把戏,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说张波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不如说他在怕死了之后,想通过回忆以前的事儿、套套近乎,来让我心软谅解,好保住自己这条命。”
这种临刑前才冒出来的所谓“悔过”,说白了就是动物求生的本能反应,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德觉醒。
这桩案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最黑暗、最丑陋的那一面,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