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邹晔 记者 高达)清明前夕,“七头一脑”的春菜清香尚未飘散,鲜活河鲜市场已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从酱爆螺蛳、塘鳢鱼炖蛋、清蒸菜花甲鱼、蚌肉炒金花菜到香辣小龙虾,苏州人的春日菜单上,各种时令河鲜让人胃口大开。3月29日,现代快报记者从苏州最大的菜篮子南环桥市场获悉,蛰伏一冬的各种时令水产品现阶段销售红火。三月甲鱼、明前螺蛳、河蚌肉、菜花塘鳢鱼、虾类等春季限定河鲜已成为苏州市场“顶流”,价格整体平稳。


苏州一带素有“明前螺赛肥鹅”的说法,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苏州人爱吃的明前螺蛳,市场日到货量达到75吨,当前批发价格为每斤4到7元,销量更是较上月同期翻了一番。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明前螺蛳品质好营养丰富,买回去无论是辣炒还是葱爆,都很受消费者欢迎。过了清明,螺蛳大多开始进入繁殖期,带壳的大螺蛳体内或者尾部有小螺蛳,螺蛳肉也变得枯瘦而不鲜,尤其是吃到小螺蛳更是如同嚼沙,所以清明后的螺蛳,苏州人就很少端上餐桌了。


“从清炖甲鱼、红烧甲鱼到甲鱼炖鸡、甲鱼炖排骨,三月甲鱼日均销量环比增长两成,批发价格为每斤12到50元,市场甲鱼日均到货量10吨,成为苏州人当季餐桌上的‘春补’享受。”在南环桥市场水产交易区,经营户马老板正忙着将一筐筐鲜活甲鱼装车发往周边二级市场。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养殖技术的提升,湖北、苏北、安徽等多个水产基地通过生态混养模式规模化养殖甲鱼,既保障了市场供应,也让甲鱼从“高档食材”逐渐走向大众餐桌。结束冬眠后的三月甲鱼肉质紧实肥美,且富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尤其受到注重养生的中老年群体青睐。随着“春补”消费季的持续,预计甲鱼销售高峰将持续至4月中旬。市民在选购甲鱼时,要观察甲鱼的外观,尽量选择背部光泽、腹部洁白的甲鱼。此外,检查甲鱼的裙边,裙边越厚、越宽的甲鱼,肉质通常更加鲜美。

“饭店要100斤河蚌肉炖汤,每天都要到批发市场来拿货。”来自市区的采购商张先生手持电子台账穿梭在水产交易区抢货。据南环桥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从蚌肉炒金花菜、蚌肉烧豆腐,到用蚌肉搭配咸肉、春笋一起熬制的“蚌肉三鲜”,河蚌肉成为清明时节食客餐桌上的时鲜货,销量直线上升。这场由传统食俗与现代消费共振引发的“春日鲜味经济”,既延续了苏州人传统的饮食文化,又为水产产业链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随着清明和五一的到来,南环桥市场以节日需求为导向,在保证大宗品种供应量充足的同时,加强对时令品种、特色品种调节,丰富节日市民餐桌。”南环桥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将不断调整优化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通过创新产品供给,为市民提供更丰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千方百计满足苏州市民对时令水产品种的消费需求。

图片来源:苏州南环桥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