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日本大阪炮兵工厂研制成功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该炮包含底盘总重量为24314公斤,即可作为要塞炮使用,也能由车辆牵引进行移动。
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
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是二战期间日军的主要重火力,一般进攻坚固的要塞时才动用它,该炮在同类型火炮中射程是比较远的,达到26200米。就拿德军装备的K16型150毫米加农炮来说,它的最大射程只有22000米;美军的M59式155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为23221米;苏军配备的BR-2型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24700米,这些加农炮均不如九六式加农炮射程远。
这个九六式为什么射程较远,主要原因包括其先进的设计和技术特点。首先九六式加农炮的炮管长度7860毫米,倍径为52.7倍,这有助于提高炮弹的初速和射程。前面提到的德制K16加农炮,其炮管长度为6410毫米,美军的M59加农炮的炮管长度为7336毫米,这是九六式加农炮射程比它们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就是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炮弹装要多,该炮使用的炮弹重量为50.2公斤,初速860米/秒,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增加射程。当时苏军装备的BR-2型150毫米加农炮的炮弹重量为4871公斤,炮口初速只有500米/秒,其性能明显不如九六式加农炮。再就是九六式完全由日本兵工厂自主研制,不同于之前的150毫米系列火炮,在技术和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被苏军缴获的九六式加农炮
上述设计特点使得日军的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在二战期间具有显著的射程优势,超过了同时期的许多火炮。此外,九六式加农炮的垂直射界为-7~+55度,水平射界为360度,这些设计确保了其在各种战场环境下的精准射击能力。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