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本报记者 蒋平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成为全省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自主游戏。

喜人成绩的背后,是怎样的探索与创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普及普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实地走访,探寻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密码,为全省各地市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范例,为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童年奠基,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海林市:名园引领 集群奋进

在海林市的乡镇幼儿园里,一场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走进三道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在新铺设的草坪上欢笑奔跑。短短两年时间,楼内墙面粉刷一新,卫生间、地砖、实木门、暖气片等设施全部更新。园长自豪地说:“我们的硬件一点不输城里,孩子们在这里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柴河镇中心幼儿园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室外操场铺上了崭新的悬浮地板,赛龙舟多人协助车、幼儿货运车、五人管道滚筒车等器材一应俱全,室内全彩电子屏更是让幼儿园科技感十足。


孩子们的笑脸。

硬件升级只是第一步,软件提升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提升乡镇园和民办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我们实行了区域学前教育集群化发展模式。海林市第三幼儿园作为全市集群核心园之一,主要负责第三责任区内12所幼儿园的帮扶工作,通过管理共进、课程共建、师资共育、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名园带动作用。”海林市教育局局长崔玉宝介绍。

走进崔玉宝谈到的海林市第三幼儿园,记者看到园内信息化设备和生活设备齐全,室内外辅助用室、玩具和活动器械充足,多功能室、织染坊等八大场馆、25个区域活动空间,孩子们的生活生动多彩。室外安吉游戏、大型组合玩具等十大户外游戏场上,孩子们正在探索着游戏的世界。

“我们主要以教学研究为突破口,通过学科带头人业务引领、骨干教师示范展示、学段教师互动研讨等方式,研究和解决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实质问题。”海林市第三幼儿园园长吴静介绍,该园作为集群长,下设了乡镇园“小雪松”和市区园“小红苗”两个子群,通过集群课程的高效推进,多视角、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一系列研培活动。

宁安市:强基固本 足额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县级市面临着城区幼儿园师资短缺的挑战。然而,宁安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将农村富裕幼儿教师转岗到城区公办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师资不足问题。

“现在,乡镇教师有补助,刚参加工作每月收入就比城区多五六百元,随着乡镇工作年限的增加差距可达千元。而且乡镇工作三十年可以破格晋级副高级职称,工作量也小,因此很多教师不愿转岗到城区。”宁安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房修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一举措背后,经过了宁安市教育部门的深思熟虑。

记者走进宁安市第二幼儿园采访。这所由民办园改制而来的公办园历经两年半的奋斗,已经成功跻身省级一类幼儿园行列。从充满童趣的班级布置、富有创意的走廊楼梯环境,到开阔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每一处精心设计都融入了教育元素。

“从接管时仅有96名幼儿、4个班级、36名教职工,发展到本学期361名幼儿、12个班级和1个早教中心、65名教职工,我园的各项工作正向叠加、积厚成势,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宁安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张琳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牡丹江:督导增效 幼育提质

“资源配置、政府保障、保教质量、社会认可度这些都是核心指标,因此我们要聚焦关键指标精准发力,确保高标准通过评估验收。”牡丹江市教育局一级主任科员陈琳正带领着各幼儿园园长深入解读《黑龙江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通过案例剖析和实操指导,帮助园长们全面把握政策要义,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地生根。

2024年,宁安市、海林市圆满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成为我省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林口县已于2024年按计划完成市级初核,并接受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过程性指导,今年3月接受了省督导室对相关材料和数据的网审,目前正在整改,待合格后接受省级评估;东宁市将于今年参加督导评估,目前正在进行县级自评,按计划将于4月底前完成市级初核……牡丹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尹宏涛细数时间表与路线图:“按照省、市县域学前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规划部署,我市所辖10个县区从2020年开始启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和认定工作,2022年接受省级第一批督导评估验收,将于2028年完成全域创建工作。”

在牡丹江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攻坚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政策解读到实地督导,从资源配置到质量提升,这座城市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孩子们的美好童年筑牢根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