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与吴国发四首绝句

吴国发

2025年3月29日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本文简单介绍四大美女的生平事迹,并配备笔者吴国发写的四首七言绝句。

关键词:美女 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绝句

中国文学界和历史学界公认,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这四位美女的生平事迹,并配备笔者吴国发写的四首七言绝句。

一,西施

西施(生卒年不详),一作先施,又称西子;生长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西施出身贫寒,生有姿色,秀媚出众,常浣纱于溪。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美女,后来到吴国。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号称“沉鱼”。

越国战败后,被迫向吴国称臣求和。越王勾践遍选国内美女献给吴王夫差,西施被选中。夫差对西施万般宠爱,先是在姑苏建造春宵宫,又专门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其筑“响屐廊”。

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使越国强盛起来,最终打败了吴国。

吴国灭亡后,西施不知去向。有两种传说:一是西施闻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时牺牲,以身殉国,从城墙一跃而下。二是与初恋情人、越国大臣范蠡离开吴国都城,泛舟五湖,隐居生活。

咏西施

吴国发

苎萝溪畔浣纱人,

一笑倾城万古春。

谁道红颜皆祸水?

勾践卑劣假卧薪。

注释:

‌(1)“一笑倾城”源自《李延年歌》。它是汉代宫廷音乐家李延年创作的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2)“勾践卑劣假卧薪”:反驳传统偏见,不是“红颜祸水”使吴国灭亡,而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的卑劣行径所致。勾践为了坑害吴国,在吴国遭受干旱颗粒无收的时候,竟然用煮熟的谷子“赠送”给吴国做种子。残害百姓,丧尽天良!诗人吴国发认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不值得宣传。



二,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村)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号称“落雁”。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大汉朝拜,自请为婿。汉元帝将良家女子王嫱字昭君赐给单于。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搜谐若鞮单于继任。不到两年,王昭君病逝,年仅35岁。

咏王昭君

吴国发

辞别汉宫岁月华,

琵琶幽怨寄天涯。

红颜一骑安胡漠,

青冢千秋雁字斜。

注释:

(1)“琵琶幽怨寄天涯”化用杜甫“千载琵琶作胡语”句。下面是诗圣杜甫咏王昭君的七律: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红颜一骑安胡漠”:王昭君去“胡漠”南匈奴,婚配两代单于,使匈奴与大汉和睦相处。

(3)“青冢千秋雁字斜”指王昭君死后安葬在南匈奴,鸿雁传书到大汉。这里,“斜”按照唐宋诗词的读音为[xia]。

三,貂蝉

貂蝉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号称“闭月”。

在民间传说中,貂蝉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位村姑。登场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只是小说家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她为拯救汉朝,推翻丞相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貂蝉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枭雄吕布之手除掉了奸臣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战役,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遂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咏貂蝉

吴国发

凤仪亭外月半胧,

惊鸿舞袖计环空。

弱女敢入狼虎帐,

奸相血染祭东风。

注释:

(1)“凤仪亭”故事出于《三国演义》,又名“梳妆掷戟”。貂蝉和吕布二人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见。经过凤仪亭事件,董、吕二人彻底反目成仇,吕布下了杀董卓的决心。

(2)“计环空”既指连环计成虚,因为董卓伏诛后貂蝉身世飘零,又叹智谋终归历史烟尘。

(3)“奸相”指董卓。他被吕布杀死。

四,杨玉环

杨玉环(719年-756年),道号太真;唐玄宗李隆基宠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号称“羞花”。

杨玉环年幼丧父,性格温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初嫁寿王李琩为妃,入居东都洛阳寿王府。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杨玉环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天宝四年(745年),杨玉环奉诏还俗,被册立为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她的堂兄杨国忠成了宰相。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跟随唐玄宗流亡蜀中。他们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请求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玄宗无奈之下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自缢身亡。

咏杨玉环

吴国发

华清池暖玉生烟,

霓裳羞翻锦瑟弦。

马嵬三丈绫绡血,

开作梨园万树胭。

注释:

(1)华清池的水是地下的温泉水,在唐朝首都长安(今西安)。杨玉环常到华清池沐浴。

(2)本句的“玉生烟”和下句的“锦瑟”都源于唐代李商隐的七律《锦瑟》。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霓裳”指《霓裳羽衣舞》,唐代宫廷乐舞。

(4)“羞翻”与“羞花”谐音,隐含杨玉环是美女“羞花”。诗仙李白写了三首赞杨玉环的绝句《清平调》。

清平调·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梨园万树胭”,杨玉环的血已经化作梨树的白花瓣。“梨”与“离”谐音,寓意唐玄宗与杨玉环永别。从此,“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诗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