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凉州,是汉羌百年战争的前线。

这片土地民风彪悍,男子自幼习武,女子更是能“挟弓而斗”。史学家夏曾佑说过:“东汉经羌胡之乱,天下精兵猛士,恒聚于凉州。”

在这里,生存的法则,唯有武力与权谋。而凉州,也都是东汉末年的权臣董卓,一生的关键起点。



洛阳风云:权谋与暴力的登顶之路

董卓,生于陇西临洮,他的家族并非汉末显赫的士族,却常年扎根于西北边陲,深谙乱世生存之道。

他自幼膂力过人,双带两鞬,骑射之术令羌胡闻风丧胆。凉州的环境赋予了董卓野性的生命力,也塑造了他对权力的原始渴望。

汉桓帝时,羌乱频发,朝廷屡次征召凉州子弟平叛,董卓借此从军,开启了他的征战生涯。

在数十载的征战中,董卓以军功为阶梯,逐步收服李傕、郭汜、张济等凉州豪强,构建起一支以羌胡骑兵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这支军队骁勇善战,暴虐成性,成为董卓日后攫取权力的利刃。

当时,新继位的汉灵帝对凉州军阀的忌惮日益加深,曾两次下诏调董卓入京,意图削掉他的兵权。

可董卓却以“士卒情深”、“羌患未平”为由,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189年,汉灵帝的驾崩为董卓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将军何进为诛杀宦官,听信袁绍的建议,召董卓率凉州军入京,屯驻河东。

然而,就当董卓踌躇不前时,何进却死在了十常侍的手中。



不久后,袁绍、袁术兄弟带兵攻入皇宫,血洗了宫闱禁地,将宫中未曾留须的男子,尽数诛杀。而小皇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则在宦官的挟持下,逃往洛阳城外。

当时,静观时变的董卓,迅速率兵出击,在黄河岸边屠戮了“谋逆”的宦官,迎回了少帝刘辩。而他,也一跃而起,从驻守边疆的悍将,晋升为护驾的大功臣。

不过,董卓为人骄狂,城府极低,不善于伪装。进入洛阳前,董卓全然无君臣之礼,对汉朝的大臣们,也极尽羞辱,得罪了很多人。

好在,此时的洛阳,外戚与宦官势力同归于尽,朝廷陷入权力真空。

董卓率三千兵马入城,以诡诈之术震慑住了群臣。他令士兵夜间潜出城门,次日再大张旗鼓入城,循环往复,营造出“凉州大军源源不断”的假象。

此举果然有效,朝臣误以为董卓手握重兵,皆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董卓却处死了何进的弟弟何苗,收编了他的旧部。他还以金银珠宝诱降前来讨伐的吕布,借吕布之手诛杀丁原,吞并了他的精锐并州军。

至此,董卓彻底掌控了洛阳的军政大权。



废立天子:践踏皇权的终极僭越

此时,董卓的野心急剧膨胀。

他深知,若要彻底掌控朝廷,必须重塑皇权的象征。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位,打压不服从自己的东汉士族集团,董卓选择以废立之举作为震慑天下的第一步。

190年,董卓召集百官于崇德殿,以少帝刘辩“暗弱无能”为由,强行废黜他的帝位,改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新的东汉皇帝。

此举震惊朝野,尚书卢植直言反对,却被董卓拔剑威胁:“天下的事情,皆由我来做主,我现在做的事情,谁敢不服从?”

董卓言罢,群臣噤若寒蝉,皆不敢吭声。

三日后,董卓在嘉德殿前设坛。他亲持佩刀立于阶前,强令何太后下诏废帝。被褫夺帝服的刘辩泣不成声,却不得不跪受诏书。

当然了,将自己亲弟弟“害死”的何太后,也没落得一个好下场。在刘辩被废不久,董卓就以鸩酒,将她毒杀于永安宫。

此后,董卓以“相国”之职独揽大权,他效仿汉初萧何,自封“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将皇权尊严,践踏殆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