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北京到山海关铁路南段以及津浦线由日军第2联队联队长宫崎武之大佐负责,兵力太少了,根本就守不住。
经常被八路军奇袭和搞破坏,让日军疲于奔命,宫崎武之十分地头疼。
正所谓“狗急跳墙”,宫崎武之急了也能想出歪主意,“一犬吠而万犬从”,他认为只要50米设置一只狗,一只狗吠叫,其它的也跟着,这样就能知道八路军来了!这就是他沾沾自喜的 “万狗战术”,以为这样铁路线就安全了!就能消灭八路军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日军先是在周围的村庄一阵的闹腾抓了两千只家犬,数量不足,只好又到野外去抓野狗。
野狗是有野性的,怎么会束手就擒?自然要反抗。
日军在抓狗之中就有几百人被咬伤,甚至有些士兵得了狂犬症,因为被狗咬而死去的士兵就有近百人。
宫崎武之这时傻了眼,可他不会放弃,他还是按照原计划实行。
没有想到的是八路军从鬼子的据点过,他们都带了骨头,一见狗子就把骨头给抛给狗,加上狗嗅过八路军的气味,认为是熟人,毕竟战士们也是村子里的人,狗上前过嗅过人的气味,记着呢!
所以狗不但不示警,反而摇尾。要是见到原主人,恨不得主人能带它回家呢!
至于那些野狗还真是有气节。
野狗咬断绳子,跳墙越狱而逃。话说野猪逃就逃了,居然还带动了家犬一起逃,还煽动起了本土犬的爱国情怀,跟着一起逃亡。
因此,宫崎武之计划破产。
当鬼子进村扫荡的时候,见到他们曾经抓去的狗在吠着示警,让村民逃跑,鬼子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也不知鬼子会不会气得够呛?
万狗战术的失败是日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空闹了个笑话。
日军有一支加藤部队专门养军犬的,在侵占东北之后,关东军就在东北设立了十几个养军犬处。
而且在抗战爆发的十几、二十年前,日本就重视军犬,多派人去国外先进的地方学习军犬知识。其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董翰良,从小就爱与狗在一起,他因为对狗感兴趣,人送外号“狗状元”。
他去日本读了警犬学校,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因此,在1921年董翰良获得了去德国学习军犬知识的机会。
1925年董翰良学成回国返回家乡浙江,当时占据浙江的是东南王孙传芳,对董翰良不感兴趣。董翰良只好在家闲居养狗。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加藤部队在北平附近的长辛店设立基地。
日军的军犬大多是用“狼青犬”来充当,狼青犬是又高又大!十分凶狠、残暴!
日军甚至让狼青犬咬破中国人来训练。
当时就有一种说法,每天最少有30个人被日军军犬所咬死。
加藤还美其名曰:“过肉机”。
1937年9月,日军更是在北平校园内举行军犬比赛,用军犬残忍地杀害国军俘虏和进步学生,以比赛哪只军犬用时最短,训练成果最好。
日军用军犬犯下的罪行是罪行累累。
日军用军犬充当攻击、侦察的作用,在中国军队撤退的时候,军犬能嗅到人引导日军追来,令得抗日将士损失很大。
当两军交锋的时候,军犬也扑上来,对抗日将士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当时子弹都不够,哪能有多余的子弹去射击日军军犬?军犬动作十分地敏捷,想要射中,可不容易。
为此,中央警校教育长李士珍召见了南京中央警官学校警犬系技术主任董翰良。
董翰良在北伐成功后,不再像孙传芳时的待遇,董翰良得到重用,先是任命为浙江省的警犬教官,后来管理浙江警犬训练,最后升到南京中央警官学校。
董翰良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中国本土的田园犬!尤其是那种叫做“板凳犬”的犬种。
板凳犬
董翰良便训练了中国田园犬,虽然狗比狼青犬要小得多,力量和爆发力以及凶残性都远远不如对方,怎么看都是必败之局。
可是中国老祖宗精选的犬种又会差到哪里?
板凳犬专攻狼青犬的喉咙,利用自己身材小,十分灵活的特点,让对方无法攻击到自己,而自己一攻击就是专攻要害!
而且董翰良还在田园犬的脖子处系上有尖刺的小圈,当军犬咬向田园犬往往被刺伤、割伤,痛得在地上直打滚。
激战之下,无往不利的日军军犬死伤惨重。日军如丧考妣!
日军军犬待遇是十分高的,住单间,还有被子,吃的都是和士兵一样。甚至在军犬死后,会特意火化以安葬进精美的狗坟里,还得请法师来超度狗魂。
几十年过去了,在现在的靖国X厕中还供奉着军犬的狗魂。
日军狗坟
阵亡如此之多的恶犬,日军当然是很气的,便在军犬的脖子加了保护的项圈。
这一下,田园犬无法咬到狼青犬的喉咙了,似此又该怎么办?
董翰良不由想到了,狼青犬的肚子很柔软,还有下裆部也是破绽。
再联想到三只田园犬就可以从三个方向围攻一只皮糙肉厚的重达百斤以上的野猪,不管是攻击野猪哪里都可以,尤其是野猪柔弱的地方。
中华田园犬面对体积比自己大,皮肉更粗糙的照样敢于亮剑,绝不怂!
田园犬改变了战术,在头上装上小刀,或刀割或嘴咬,这样一来,效果很明显,狼青犬的腹部和裆部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狼青犬再一次败下阵来。
日军只好给狼青犬穿上“铁裤衩”,这一下,狼青犬的速度更慢了,披上一身的重物,双脚又成了田园犬的攻击目标!
中日双方的狗大战,最终以中国田园犬以弱胜强,以小克大获胜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