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则民风淳,家教好则社风清。”3月28日,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和夹山头村热闹非凡,山东省社科联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双月课堂”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村民参与,通过“理论宣讲+情景式宣讲”的形式,将“家风家教”的深奥道理转化为“接地气”的宣传讲述,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家庭教育指导课”。
山东女子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陈晓燕以《“照亮家庭教育之路:内容、方法和路径”》为题,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沉浸式”宣讲方式,引导百姓学会科学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策略,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阐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赢得广大村民的阵阵掌声。村民张女士感慨:“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就是督促学习,听了讲座才明白,言传身教更重要。”
“看我矫健的蹦跳,看我漂亮的羽毛,看我打鸣报晨晓,看我神情多傲骄!”随着悠扬的梆子声响起,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一开嗓,便赢得满堂喝彩。本次宣讲活动采取了动静结合的形式,不仅有“静态”宣讲,还有情景式宣讲。《砖头记》《退彩礼》《公鸡过寿》等三个剧目结合家风家教和移风易俗主题,以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动态”展现,深化群众对社科理论的认识。
据悉,此次宣讲活动是2025年省社科联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双月课堂”的首场活动,旨在打通理论进基层“最后一公里”,推动优秀社科资源直达基层,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思想活力和实践智慧。
自2024年4月,省社科联“双月课堂”活动启动以来,济宁市社科联依托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伍,发挥济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济宁社科在身边”、“济宁社科学堂”等活动与省社科联“双月课堂”活动结合,以送戏下乡、非遗展演、乡村喇叭、快书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镇街、村居群众常态化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引导群众理解、接受、参与社科普及活动。
(大众新闻记者 吕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