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优质社科资源直达基层,3月28日,省社科联系统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在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启动。来自山东女子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的陈晓燕教授作为专家,围绕学校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结合实例,为群众作了一次“沉浸式”宣讲。

“案例式”宣讲:春风拂面开“心路”


陈晓燕教授长期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三周年之际来到基层,面对面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倡导良好的家庭教育。针对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特点,陈教授以《“照亮家庭教育之路:内容、方法和路径”》为题,深入剖析家庭教育对于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也是国家大事,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深刻阐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农村的真实案例,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引导村民们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通俗易懂的案例、娓娓道来的讲解,村民们被深深吸引,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掌声雷动。

“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家事,听了陈教授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现在明白了家庭教育也是国家大事。”村民张大姐感慨道,“这样的宣讲太接地气了,把道理讲透了,把心路打开了。我们听得懂,也愿意听。”

“互动式”宣讲:春风化雨润“心田”

“陈老师,孩子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我们老两口不知道怎样教育孙子。”宣讲现场,一位大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陈教授耐心地解答,从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到孩子与家长的冲突案例,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为村民们讲解科学育儿的方法和策略。

在宣讲过程中,陈教授采取互动式的方法,与群众有问有答,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适性,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陈教授讲课后,村民们意犹未尽,又跟着陈教授边走边问,坐在路边交流,探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村民王大姐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就是督促学习,现在明白了言传身教更重要。现在年轻人工作忙,容易忽视家庭教育。陈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道理讲透了,让我感受很深,这样的讲座应该多办。”

“情景式”展现:春风送暖到“心头”

同一天下午,陈晓燕教授又来到泗水县夹山头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得格外认真。村民李大爷说:“今天的宣讲不一样,不仅有老师讲,还有情景剧展演,一边看一边受教育,太有意思了。”“是啊,这种形式我们很喜欢。”旁边的张大妈也插嘴道,“能看情景剧表演,还能受教育,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陈老师讲的内容。”

为配合做好基层宣讲,省社科联精心选配具有教化意义的情景剧,配合理论宣讲内容进行艺术化展演。在这次宣讲活动中,配合陈晓燕教授的宣讲主题,现场展演了家风家教、移风易俗的新编情景剧。这些情景剧以村民身边故事为蓝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让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受教育。


在现场听了宣讲后,泗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亚峰感慨道:“没想到这种宣讲方式这么受老百姓喜爱,这次活动让我很受震动,我们要认真学习这种宣讲模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镇街、村居群众常态化开展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开花”。

据悉,从3月份至10月份,省社科联将重点抓好30场示范宣讲活动,带动各市社科联同步开展70场“双月课堂”基层理论宣讲活动。省市联动共同打造百场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东省社科联科普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