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3月27日,安徽广德市、宁国市与浙江安吉县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在广德签署《“党建+执法”联合协作共建协议》,开创了长三角地区跨省界交通执法协作新模式。
此次合作通过整合三地党建资源与执法力量,着力破解省际交通治理中的监管盲区、协作壁垒等难题,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皖浙三地党建执法协作破界。
党建引领筑根基、红色联盟聚合力。 三地以“党建联建”为突破口,联合组建“交通执法先锋联盟”,通过共学党课、共办主题党日、共培执法标兵等创新形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广德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郑健介绍,联盟将每季度开展“三地党支部书记谈治理”研讨活动,把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跨区域执法的执行力,已规划年度联建活动12场次。
六大机制破壁垒、数字赋能提质效。 协议创新构建六大协作机制:建立省际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打破属地管辖限制;搭建“非现场执法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违法线索即时互通;设立联席会议制度,按需召开线上线下联动会议;协同开展普法宣传,联合编制《跨省运输法规指南》;组建跨区域“执法教官团”,每年开展联合培训;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建立执法评议制度。值得关注的是,三地率先试点“区块链+执法存证”系统,对跨省违法车辆的电子证据实施链上固化。安吉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月成表示,新技术应用使案件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有效破解了以往因证据传递时效性引发的执法争议。
皖浙三地党建执法协作破界。
民生项目暖人心、协同治理见实效。 协作体系特别注重民生服务,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三项重点工程:开通跨省投诉“一键通”渠道,建立30分钟响应机制;绘制最优跨省运输路线图,为合规企业提供精准导航;在省界路段建设3处“司机红色驿站”,集成休憩、普法、应急等服务功能。宁国市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大队长孙成松强调,此次协作既是行政边界的有形突破,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度融合。
自2023年1月试运行以来,三地已开展联合执法行动6次,协同办理跨省案件21件,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43台次,省际路段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7%。数据显示,通过“非现场执法数据共享平台”交换信息达1200余条,初步实现“一处预警、三地联动”的治理格局。
此次协作标志着长三角交通执法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党建红”引领“执法蓝”,正逐步构建起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新范式。随着协作机制的深化落实,预计每年可减少重复执法检查200余次,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超千万元,切实提升省际运输通道的安全保障水平。(史薇 王明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