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眉县汤峪镇关工委高度重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紧紧围绕关心、教育、培养、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以走在前列、争做示范目标为引领,积极构建“五联一体 共建育人”模式,助推关教工作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和青少年成长注入强劲动力。先后荣获省级“五好关工委”,市、县“优胜单位”“先进集体”称号。
阵地联建,搭建共同育人平台
健全组织机构。镇关工委辖村级关工委12个、学校关工委3个。设立关爱讲师团、理论研究组、通讯组及志愿者服务队,持续推动阵地联建向纵深发展。强化阵地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改造提升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造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阵地。阵地内设“五老”工作室、图书阅览室、多 功能活动厅、文艺舞台等设施,以高标准阵地建设搭建多维度育人平台。选优配强队伍。按照“就近就地、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发挥特长”原则,持续将德高望重、有热心、有爱心的老同志、老党员等130余名爱心人士充实到“五老”队伍,吸引更多老同志发挥余热,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序推进。
会议联席,共谋关教工作良策
党政统筹部署。汤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将关工委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强化关工委组织力量配备,通过联席汇报、分析研判会等方式,有力推动关教工作落地落实。党建协同推进。镇关工委和镇老干支部成员实行交叉任职,七个支委分工协作,结成组织联合体,推动形成“党建”“关建”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老干支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多方联动配合。定期联系学校、村(社区)、特殊青少年家庭,滚动摸排存在困境的青少年儿童,积极对接联系慈善协会、民政部门,有针对性分析研判帮扶措施,凝聚多方合力开展帮扶慰问,切实推动帮扶成果惠及更多青少年。
工作联动,协作配合助力成长
关注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健康讲座10场,疏导特殊学生30余人,发放《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宣传资料300余份,累计开展法治教育展览3场、传统礼仪培训5次,惠及青少年1500余人。 建立帮扶机制。针对特殊青少年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帮扶机制,通过专题募捐、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累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500余名。净化成长环境。以治理整顿为抓手,联合文化稽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常态化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取缔违规网吧、游戏厅3处,检查商铺食品卫生120余次,净化青少年成长空间。
活动联搞,共同担当育人职责
传承红色文化。以扶眉战役纪念馆、杨文洲纪念馆等为依托,用活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拓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积极举办“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系列活动15次,编撰讲稿12篇,举办专题报告会3场,覆盖师生500余人。弘扬优秀家风。以教育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切入口,多形式开展文明实践、道德实践等活动,收集家谱、村史资料43本。编写《好家风示范户风采录》《家风家训集锦》,创建县级“好家风示范户”5户、“书香家庭”5户,发放《家教规矩十条》《家庭教育十二条》等刊物300余份,举办“颂党恩、树新风、正社风”系列活动31次,覆盖师生及村民1500余人次。助力乡村振兴。联合农家乐、民宿协会,打造“好家风示范户+书香家庭”特色品牌,带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双提升;帮助群众修剪果树60余亩,联系爱心企业捐赠有机肥700余桶(价值6.5万元)、衣物130余套、生活用品180余种,书写家风春联3000余幅。
资源联享,实现育人作用互补
活动阵地共享。联合镇文化站、红色驿站、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校多媒体教室、运动场地等场所,建立阵地资源清单,签订阵地共享协议,通过“一室多用、一室多能”,联合开展特色活动,联动打造品牌项目,扩大关爱覆盖面,提升服务效能。银发人才共享。融合老干支部、老年协会、老科协分会、慈善分会,老年书画分会等组织功能,团结凝聚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爱心人士创建“五老工作室”,组织之间职能互补,银发人才协同服务,共同营造形成“关心下一代,大家一起来”的浓厚氛围。数据平台共享。与教育、民政、公安、卫生健康、司法等多部门建成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扶贫、低保、残疾、综治、司法等系统平台,掌握困境青少年儿童数据信息,采取有方向、有重点走访,实施“老少结对”“一人一策”帮扶措施,精准帮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下一步,汤峪镇关工委将认真落实市县关工委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五联一体共建育人”机制,引导广大“五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奉献余热,为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李广途)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