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近日,在阜阳市东清小学会议室内,来自体育、音乐、劳动、语文等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13位教师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展开热烈讨论。

如今的思政教育早已从思政课程“小课堂”跳脱出来,面向更为宽广的社会“大课堂”。在这场育人接力跑中,阜阳市颍州区各学校以一系列“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校本课程,将教材知识、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不仅为课堂教学“扩容增温”,也实现了从“思政课一体化”向“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整体跃升。

阜阳市红旗中学思政课教师宁勇从教10多年来,不断更新思政教育方式,让教学跟时代同频共振。从“丝绸之路”引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哪吒2”“DeepSeek”的多维破圈,到“中国的外交之路”......这些热门新闻都被搬进他的课堂。“最鲜活的思政课堂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真实、鲜活的素材,有着润物无声的引导功能,让学生拥有知识的同时精神更加充盈、内心更加丰富,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宁勇说。

为什么要给麦子浇冻水?咸菜是怎么腌制的?阜阳市程集镇王湾小学的老师们将不同学科知识串联,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知农时、懂农事、体农情,把思政教育贯穿在劳动教育之中。“作为农村学校,我们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阜阳市王湾小学校长任丽表示。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始终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劳动研学主题教育使学生们在放松心灵、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埋下了一颗热爱农业、立志探索农业科学的种子。

据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将学校的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号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以“课堂渗透的精准滴灌”+“思政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在颍州区的各学段学校,思政课教师们充分依托课堂主渠道,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设计出“内容融合、场域融合、资源融合”的思政教育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初心使命。

如今,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共同发展并称的“五育并举”正成为安徽省大中小学办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各校持续提升铸魂育人水平,将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有形载体”与“无形浸润”相结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聚合成更大更强的育人共同体。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